一、什么是城鄉居民“門診慢特病”?
門診慢性特殊疾病,簡稱“門診慢特病”,是指一些治療周期較長、病情相對穩定且短期內無法治愈,需要長期門診服藥治療的疾病。
二、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門診慢特病有哪些?
2020年度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門診慢特病報銷范圍的疾病共分四大類45種。
Ⅰ類(7種):尿毒癥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非透析階段)、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腎損害、惡性腫瘤放化療、白血病、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
Ⅱ類(13種):苯丙酮尿癥(18歲及以下兒童)、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躁狂癥、慢性腎炎并發腎功能不全、肝硬化(失代償期)、腦癱、心臟病并發心功能不全、心臟瓣膜置換抗凝治療、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療術后、強直性脊柱炎、重癥肌無力、股骨頭壞死;
Ⅲ類(18種):高血壓病(Ⅱ級及以上)、腦出血及腦梗塞恢復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含乙、丙型肝炎的抗干擾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及肺心病、糖尿病伴并發癥、椎間盤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耐藥性結核病、癲癇、甲亢、克山病、大骨節病、布魯氏菌病、支氣管哮喘、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癥帕金森氏病、老年癡呆癥;
Ⅳ類(7種):黑熱病、克汀病、包蟲病、氟骨癥、砷中毒、瘧疾、普通肺結核。
三、城鄉居民門診慢特病如何確診?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Ⅰ類、Ⅱ類由市內三級或二級定點醫療機構負責確診,Ⅲ類、Ⅳ類由市內二級定點醫療機構負責確診。
四、門診慢特病如何認定?
1.申請辦理所需材料。填寫《定西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特殊疾病認定表》2份,由參保所在鄉鎮衛生院負責收集患者住院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體檢單、身份證復印件等相關資料各一份,在參保地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就醫的,不再提供以上材料。
2.申請辦理流程。對患有Ⅰ類、Ⅱ類、Ⅲ類、Ⅳ類45種慢特病的貧困人口,由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兩名中級以上(含中級)職稱醫師依據貧困患者提供的住院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體檢單等相關病檢資料進行確診認定;對不能提供住院病歷等病史資料的慢特病患者,可通過檢查診斷確診認定,出具的確診證明作為申報資料,填寫《定西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特殊疾病認定表》,納入門診慢特病待遇保障范圍。經認定符合門診慢特病的貧困患者,由認定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及時發放門診慢特病卡(證),憑卡(證)就醫。同時,向縣區醫保經辦機構及時報送《定西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慢特病認定信息表》,進行備案確認。
五、城鄉居民門診慢特病報銷標準?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報銷不設起付線,在相應病種年度限額內按政策范圍內費用的70%進行報銷,超過年度限額醫保不予報銷。其中:Ⅰ類尿毒癥透析治療(腎衰竭透析治療)年度累計限額為6萬元,其他疾病為2萬元;Ⅱ類苯丙酮尿癥兒童年度累計限額為1.4萬元,其他疾病為1萬元;Ⅲ類疾病年度累計限額為0.3萬元;Ⅳ類疾病年度累計限額為0.2萬元。
六、門診慢特病如何報銷?
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納入門診慢特病管理的城鄉居民,以參保地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村衛生室為主體做好診療用藥保障,患者就醫購藥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同時患有兩種以上門診慢特病的,應選擇報銷其中一種限額最高的門診費用,不得重復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