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衛中發〔2020〕007號
各區衛生健康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大學、中福會:
??? 現將《2020年上海市中醫藥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系統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
????????????????????? ????2020年4月23日
2020年上海市中醫藥工作要點
?? 2020年上海中醫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開放包容,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獨特作用,推動《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工作全面完成,推進新時期中醫藥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健康上海作出新貢獻。
一、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部署
1.推動中央《意見》和大會精神落地落實。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本市實施意見,適時召開本市中醫藥大會。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 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制定本市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協調推進各項重點領域工作。根據國家配套文件,研究起草本市相關配套文件。
2.貫徹落實《中醫藥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積極推進《上海市中醫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修訂草案正式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推動《條例》完成修訂。新《條例》頒布后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貫徹工作,確保條例實施,依法保障本市中醫藥發展。研究制定《條例》相關配套文件。
3.做好“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對照《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力推進、抓好落實,確保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開展本市中醫藥“十三五”發展規劃重點工作總結評估和“十四五規劃”編制研究,謀劃中醫藥“十四五”各項工作內容。啟動第三輪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終期評估和第四輪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前期研究工作。
二、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4.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建設。著力推進市中醫醫院嘉定院區、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異地遷建、靜安區中醫醫院平型關路新院區和龍華醫院浦東分院、曙光醫院肝病中心大樓、岳陽醫院門診綜合樓等中醫醫院基建建設。推進崇明區第三人民醫院加快轉型。
5.推進中醫醫聯體建設。研究出臺推進本市中醫醫聯體建設與發展意見,深化中醫專科專病聯盟建設及作用發揮,完善全市東、西、南、北區域中醫醫聯體建設工作框架及方案,探索實踐點面結合、全專互補、各方協同的中醫醫聯體協作機制。
6.強化中醫藥信息化支撐。加強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完善中醫藥相關信息管理規范。支持發展中醫互聯網醫院,推動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藥服務。依托現有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建設包含中醫臨床智能輔助診療、師承帶教管理、中醫藥服務綜合監管等功能的中醫藥大數據中心和智慧中醫平臺。
7.深化中醫內涵建設。推進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與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開展臨床重點專科等相關建設項目階段考核評估。研究出臺本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管理辦法。開展中醫藥優質服務、特色診療技術推廣活動。培育并試點推廣安寧療護中醫藥適宜技術。
8.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以實施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建設指導標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和新一輪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基層中醫藥工作任務。深化并持續推進中醫專科專病聯盟建設和中醫專家社區師帶徒、家庭醫生中醫藥診療技術深度培訓等項目建設。開展“中醫服務品牌社區行”和新一輪社區好中醫評選活動。做好楊浦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期滿復審工作。
9.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設。建設市級治未病服務平臺。加強中醫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能力建設。制訂實施針對老年人、更年期婦女、兒童等不同人群的中醫藥特色治未病服務規范,打造系列治未病技術、服務與產品。開展治未病服務人員培訓。推動治未病行業組織建設。
10.推進中西醫臨床協同。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建設,繼續挖掘培育中西醫臨床協作新病種及協作新領域。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
三、加強中醫藥防控工作
11.貫徹落實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部署要求。完善優化中西醫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定點醫療機構中醫藥救治工作,強化市級中醫專家和骨干對確診病例臨床救治的技術支撐,篩選總結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等傳染病臨床救治和預防、康復中的有效技術和方法并推廣應用。全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2.加強中醫藥應急能力建設。強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西醫協同響應平臺功能作用發揮,完善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中西醫協同響應機制。加強中醫藥防控網絡和應急救治能力建設,開展發熱門診中醫藥診療工作示范單位建設,提高病毒感染性疾病、耐藥結核病等感染性疾病中醫診療能力,建設中醫藥傳染病防治專家團隊和骨干隊伍。全面加強中醫藥應急物資、設備設施、技術與人才資源儲備。
四、加強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13.深化醫教協同。支持中醫藥院校“雙一流”學科建設。結合國家中醫規培培訓標準調整,完善本市以中醫思維和臨床診療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中醫藥畢業后教育培訓模式和標準,突出中醫特色。強化中醫培訓基地能力及內涵建設,繼續開展中醫規培師資培訓,提升培訓內涵。
14.強化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強本市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中醫藥特色優勢教育基地等建設,繼續依托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建設等項目,探索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求,深入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切實做好各類在建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績效評估。
15.加強中醫藥傳承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依據《上海市中醫藥師承教育管理辦法》,?切實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過程管理。做好海派中醫流派傳承人才等項目總結評估,探索包括中醫流派傳人在內的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師承教育模式。啟動上海市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項目,提升本市中醫藥行業中藥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
16.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政策。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制度和西學中培養體系,開展臨床類別醫師通過考核后參加中西醫結合職稱評聘的政策研究。組織評選本市中醫藥杰出貢獻獎,并予以表彰。指導開展本市從事中醫藥工作五十年人員榮譽證書頒發工作。
五、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
17.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推動上海市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中心及醫療機構各臨床研究中心能力建設,重點支持多中心系統開展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臨床研究,支持滬產中成藥多中心臨床再評價;依托本市3家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新,聚焦若干個重大疑難疾病、慢性病,融合現代科技成果,提升本市中醫醫院科研能力;支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18.抓好重點項目實施。支持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研攻關。實施2020-2021年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科研項目。推動本市3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的全面實施。繼續推進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和上海市海派中醫流派專科中心建設,通過系統繼承流派學術理論及學說,總結流派中醫優勢病種臨床診療規律,打造優勢專病專科。以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為載體,開展中醫藥智慧傳承試點。繼續推進全國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全國中醫康復服務能力規范化建設項目等重大項目。
六、創新弘揚中醫藥文化模式
19.協同推進中醫藥文化活動。商請宣傳、文化旅游等各部門協同推進本市中醫藥文化活動,推出承載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適宜于不同人群的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正確引導群眾認識中醫藥、熱愛中醫藥、用好中醫藥,提高市民中醫健康素養,實現中醫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在中小學開展中醫藥專題教育、課外活動等形式,培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傳承與弘揚大醫精誠精神,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事跡學習活動,營造珍視、熱愛、發展中醫藥的社會氛圍。
20.推動中醫藥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推進浦東新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建設;會同文化旅游部門通過資源整合,形成一批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打造中醫醫療健康旅游品牌。
七、推動本市中醫藥開放發展
21.繼續支持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持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做強做大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平臺。做好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前期立項研究。推動ICD11傳統醫學部分國內應用。
22.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和港澳合作。積極推進中摩中醫合作中心籌建工作,持續推進其它海外中醫藥中心和“太極健康”發展;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中醫對外教育、醫療、文化傳播和研究的合作;深化中醫藥服務貿易,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市場主體,推動相關單位創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進一步加強與港澳地區的中醫藥合作。
23.推動長三角中醫藥一體化發展。開展長三角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規劃研究。推動長三角中醫藥質控一體化建設,支持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合作共建及中醫專病專科聯盟建設,推動長三角國家中醫藥發展高地建設。
八、加強中醫藥服務監管
24.深入推進中醫醫院評審評價工作。組織開展本市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等級評審工作,深化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評價,建立相應常態聯動機制。
25.深化醫療安全與質量管理。強化中醫質控組織網絡建設,開展中醫骨傷、肛腸、推拿、中醫病案和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等專業質控組招標。組織開展中醫質控標準新一輪修訂工作,優化完善質控督查形式與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中醫優勢病種庫建設與中醫藥服務監測。
26.完善中醫藥相關人員執業管理。研究出臺非中醫類醫師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類醫師提供康復服務相應管理辦法。實施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考核。加強市中醫臨床培訓中心建設。
27.加強中藥藥事管理。實施中藥飲片服務質量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中藥藥事管理,強化中藥處方點評和臨床藥事服務,加強中藥飲片代煎等延伸服務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推動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建設。
九、深入推進醫改中醫藥各項工作
28.推進公立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本市公立中醫醫院現代管理制度建設試點工作,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完善優化中醫醫院治理體系及管理機制,持續推動公立中醫院改革發展。
29.開展公立中醫醫院巡查。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本市公立醫院巡查工作的有關部署,與本市中醫醫院評審考核及中醫質控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制定出臺巡查具體工作方案,開展三級中醫醫院巡查工作。
30.深化醫改中醫藥相關研究。系統開展現代中醫醫院管理制度、中醫藥服務產出評價、中醫支付方式改革、服務價格調整、中醫藥融入社區健康服務一體化發展等相關研究,著力推動醫改中醫藥政策措施新突破。
十、統籌做好其他重點工作
31.推進大調研工作常態化。聚焦年度重點任務,堅持把調查研究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及時準確把握薄弱環節、破解瓶頸難題,推動工作落實。
32.提高中醫藥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強化中醫藥資金的預算編制和執行,規范資金使用,對項目資金執行實現動態監管。加快中醫藥資金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健全中醫藥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