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政策文件
六盤水市水城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六盤水市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4/21 信息來源:查看

水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園區管委會,各人民團體,省、市屬駐區有關單位,區屬企事業單位:

??? 《六盤水市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 年 4 月 19 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六盤水市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六盤水市衛生健康局 六盤水市民政局關于轉〈省衛生健康委 省民政廳關于開展 2023 年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工作,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區政府決定開展 2023 年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背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常住總人口 62.5587 萬人,其中 60 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 8.3973 萬人、占比 13.42%,65 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 6.5016 萬人、占比 10.39%,已步入輕度老齡化社會。全區運營的養老機構 8 家,養老床位 1046 張,機構護理型床位 468 張,占養老床位比例 44%。《“十四五”貴州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要求,到 2025 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需達到 55%,目前,全區仍有 100 余張養老護理型床位的缺口。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和服務能力還存在發展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同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比較大,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和服務質量提升日益重要和緊迫,任務艱巨。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進一步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以創建促發展,建立完善覆蓋老年人群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社區、居家健康養老服務質量,不斷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推動全區醫養結合服務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2023 年 11 月,達到“組織建設好、政策支持好、機構建設好、健康服務好、環境建設好和群眾滿意好”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標準,并順利通過市級評審、省級復核。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區政府分管副區長同時分管醫療衛生工作和民政工作,有利于推動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的統籌協調,成立水城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創建工作,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付正先? 區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楊方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 陳忠 區衛生健康局局長
??? 高波 區民政局局長
??? 成員:印 剛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 金 杰 區委編辦副主任
??? 周 娟 區發展改革局以工代賑服務中心主任
??? 葉榮旺 區民政局副局長
??? 李 京 ?區司法局政工科科長
??? 張明江 區財政局八級職員
??? 尹? 軍?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棚改中心主任
??? 張鵬程 ?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 萬仕發? 區市場監管局二級主任科員
??? 樊煥春? 區衛生健康局黨委委員
??? 易進松? 區醫保局醫保中心主任
??? 唐仕鑫? 區消防救援大隊監督員
各鄉(鎮、街道)分管同志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衛生健康局,陳忠偉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樊煥春、葉榮旺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工作成員由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相關人員組成,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適時調度工作進展,合力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領導小組成員如遇工作變動,由新任人員接替,不再另行明確。區委宣傳部職責:加大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健康養老知識和各級扶持政策,持續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區委編辦職責:做好公立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提出主要職責調整和變更登記申請的相關工作。
區衛生健康局職責:將推動醫養結合納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積極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推進醫養結合服務社區化、家庭化,做好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活動的日常監管和醫務人員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診療能力。區民政局職責:將醫養結合納入到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做好醫療衛生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準入和管理工作,積極爭取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福彩公益金支持發展醫養結合服務,探索建立相應的政策體系,督導相關扶持政策的落實。
區發展改革局職責:將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會同區衛生健康局、民政局做好養老機構、社區服務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規劃銜接。
區司法局職責:做好轄區內老年人普法和法律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暢通老年人法律援助申請通道,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法律援助服務。
區財政局職責:強化支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的資金保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爭取上級資金,支持醫養結合發展。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職責:會同相關部門指導、監督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配合民政部門做好老年人家庭無障礙建設與改造有關工作,做好小區養老設施配套工作。
區城市綜合執法局職責:普及社區公共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方便老年人出行,及時清運生活垃圾。
區市場監管局職責:做好養老機構設立營利性醫療機構登記注冊的監督指導工作;做好營利性醫療機構申請內部設置養老機構的變更登記監督指導工作。
區醫保局職責: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加強監督管理,及時查處違規行為,確保醫保基金穩定運行。
區消防救援大隊職責:加強對醫養結合機構和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
(二)強化政策支撐
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健全服務體系。制定出臺《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出臺《水城區關于貫徹落實〈“十四五”貴州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實施方案》《水城區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水城區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方案(2021—2030 年)》《加快推進水城區醫療健康服務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健康水城行動推進方案》等配套政策文件,有力支持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
(三)強化機構建設
1.提質改造發耳鎮敬老院。發耳鎮敬老院作為省級醫養結合服務示范單位的主要場所,近幾年,由于發耳鎮敬老院消防設施未達標、室內潮濕裝飾已部分脫落、養老設施陳舊、無障礙設施未完善等原因,發耳鎮敬院現未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為持續鞏固發耳鎮敬老院的省級醫養結合服務示范,需對發耳鎮敬老院進行提質改造。區民政局積極向上級申報福彩公益金,用于發耳鎮敬老院的提質改造。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按照《貴州省敬老院裝修和改造提升指南(試行)》要求,醫療區域和養老區域分開設置出入通道,實現分區管理,對老年人居室、衛生間、浴室、餐廳和公共活動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提升以及配備相應消防設施,配備協助失能老年人移動、就餐、洗浴、如廁等基本生活和服務所需輔助器具,配備養老護理床、呼叫設備、物理治療、作業治療、電視機等老人必需的專業化生活、康復護理、衛生保健以及文娛設備等,實現設施設備配備專業化。區消防救援大隊加強對發耳鎮敬老院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和改造指導。發耳鎮人民政府為機構入住的特困供養人員做好生活照料、膳食、清潔衛生、洗滌和文化娛樂等基本養老服務。區衛生健康局指導發耳鎮衛生院為機構入住的老年人開展醫療(定期巡診、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診救護、危重癥轉診、安寧療護)、中醫藥、護理、康復、輔助、心理精神支持等醫療衛生服務。持續將發耳鎮敬老院打造成轄區內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為一體的縣級標準化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發耳鎮人民政府〕
2.建設“醫辦養”模式醫養結合機構 1 個。加快推進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嵌入式養老服務,推動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依托中醫康復科,設置 20 張養老護理型床位開展醫養服務,完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價格政策,收費標準原則上應當以實際服務成本為基礎,綜合市場供求狀況、群眾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區衛生健康局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向區民政局申請養老機構備案,并向區委編辦提出主要職責調整和變更登記申請,在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及法人證書“宗旨和業務范圍”中增加“養老服務、培訓”等職能;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為機構入住的老年人,開展醫療(定期巡診、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診救護、危重癥轉診、安寧療護)、中醫藥、護理、康復、輔助、心理精神支持等醫療衛生服務;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為老年人提供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診療服務;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咨詢指導、健康管理等服務,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醫技術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個性化起居養生、膳食調養、情志調養、傳統體育運動等進行健康干預;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服務,并和現代康復技術相融合。區民政局指導石龍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為機構入住的老年人做好生活照料、膳食、清潔衛生、洗滌和文化娛樂等基本養老服務。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按照相關要求完善開展養老服務的公立醫療機構的價格政策,核定收費標準。〔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區委編辦,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石龍街道辦事處〕
3.建設“養辦醫”模式醫養結合機構 2 個。依托鄰近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資源,推動 2 家養老機構(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公立醫務室,為養老機構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區民政局積極向上級爭取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福彩公益金,用于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公立醫務室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區衛生健康局指導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公立醫務室,指導以朵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營盤鄉衛生院派駐醫務人員常駐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為機構入住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開展醫療、中醫藥、護理、康復、輔助和心理精神支持等醫療衛生服務;指導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與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建立雙向轉診機制。以朵街道辦事處、營盤鄉人民政府指導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向區衛生健康局備案,為機構入住的老年人做好生活照料、膳食、清潔衛生、洗滌和文化娛樂等基本養老服務。區醫保局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要求的相關規定,對萬樹齡養老院、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公立醫務室符合條件的,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并根據服務老年人的特點,合理核定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醫保限額。〔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區醫保局、以朵街道辦事處、營盤鄉人民政府〕
4.建設“兩院一體”模式醫養結合機構 1 個。積極支持六盤水市老年養護樓(恒康頤養公館)設立康復醫院,組建恒康醫養康養中心,推動醫養康養相結合,不斷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市場化、個性化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市場監管局、區醫保局〕
(四)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
1.加強老年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依托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應急救助等老年健康知識,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和健康素養水平。按照省、市安排部署,認真落實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結核和白內障篩查及健康體檢工作,健康管理服務達到省級相關要求。〔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
2.加快推進老年醫學科建設。轄區內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占比達到 60%。水城區人民醫院和六盤水市中醫醫院要加快推進老年醫學科建設,以老年患者為中心,采用老年綜合評估常規模式、共病處理模式和多學科團隊工作模式,對老年患者進行醫療救治,最大程度維持和恢復老年患者的功能狀態。提升老年醫學診斷、治療的科研及臨床水平,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老年醫學發展。〔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水城區人民醫院、六盤水市中醫醫院〕
3.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水城區人民醫院按照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選擇”的原則,推動安寧療護服務。建立安寧療護專家組和相關工作制度,設置安寧療護服務區域,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護理指導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水城區人民醫院〕
4.基層醫療機構持續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全區 30 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歷次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每年對轄區內 65 歲及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進行兩次醫養結合服務,內容包括血壓測量、末梢血血糖檢測、康復指導、護理技能指導、保健咨詢、營養改善指導 6 個方面。對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上門進行服務。〔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
5.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服務。全區 8 家醫療衛生機構和正常運營的 8 家養老機構(紅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和六盤水市老年養護樓<恒康頤養公館>、以朵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和萬樹齡養老院、雙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和榆朵養老院、玉舍鎮衛生院和玉舍鎮養老服務中心、米籮鎮衛生院和米籮鎮養老服務中心、化樂鎮衛生院和化樂鎮養老服務中心、營盤鄉衛生院和營盤鄉養老服務中心、龍場鄉衛生院和龍場鄉養老服務中心)簽訂醫養服務合作協議,全面落實簽約合作服務內容,為醫養合作簽約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疾病診療、康復服務、護理、中醫藥、精神衛生、急診急救綠色通道、雙向轉診、藥事管理指導等服務,切實提高簽約服務質量,有效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相關鄉(鎮、街道)〕
6.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門行動”,轄區內 60 歲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全覆蓋。30 家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根據轄區內失能老年人數量,選定服務團隊,對全區 60 歲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開展健康評估與健康服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家醫療健康服務,增強失能老年人健康意識,改善失能老年人健康狀況,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質量。〔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
(五)強化老年友好環境建設
1.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雙水街道辦事處申報一個社區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推進社區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與衛生、助殘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布局、互補共享。著力從居住環境安全整潔、出行設施完善便捷、社區服務便利可及、社會參與廣泛充分、孝親敬老氛圍濃厚、科技助老智慧創新、管理保障到位七個方面完善社區助老生活設施,共建適老宜居環境,提升為老服務水平,積極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在審批新建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指導新建小區或老舊小區要加強老年人住宅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重點對坡道、樓梯、電梯、扶手等公共建筑節點進行改造,滿足老年人基本安全通行要求;老年人口、殘疾人口比例高的老舊小區增設坡道、休息座椅等無障礙設施設備。區城市綜合執法局普及社區公共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重點是社區道路設施、休憩設施、信息化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對人行道設置輪椅坡道,休閑座椅,對破損地段進行修繕,方便老年人出行,及時清運生活垃圾。區民政局指導雙水街道辦對社區高齡、失能、殘疾人老年人家庭實施住房適老化改造,對空間布局、地面、扶手、如廁洗浴設備等進行適老化改造和維修,降低老年人生活風險;建立社區養老機構或設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區司法局指導雙水街道辦司法所到社區開展老年人防詐騙知識與技巧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非法侵害的能力;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室,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務,幫助解決涉及老年人的糾紛及相關事務。區衛生健康局指導雙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定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為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巡診等上門醫療服務;指導雙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欄、健康知識講座、個體化健康指導、短信微信等方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涉及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失能預防核心信息和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干預核心信息以及健康老齡化理念和健康科學知識。區消防救援大隊加強對養老機構和養老設施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雙水街道辦事處指導社區建立居家社區探訪制度,定期探訪獨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對獨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用水、用電和用氣等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或入戶排查,對老化或損壞的及時改造維修,排除安全隱患;指導社區建立社區防火和緊急救援網絡,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緊急救援救助功能,鼓勵為老年人家庭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施設備;指導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指導社區建立志愿者組織,為社區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指導社區組織志愿者、物業等社會力量,為失能老年人提供所需的照護服務;指導社區組織老年人參與公益活動,如“銀齡行動”、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社會援助、社會治安、慈善活動等,老有所為;指導社區建立老年協會等老年社會組織,實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指導社區成立老年文體團隊,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指導社區組織開展有利于促進代際互動的活動。同時,持續鞏固雙水街道廣場社區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區創建成果。〔責任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消防救援大隊、雙水街道辦事處〕
2.積極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區人民醫院和 30 家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開通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提供老年友善服務,解決老年人就醫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比例達 100%。〔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人民醫院、各鄉(鎮、街道)〕
(六)提高群眾滿意度
倡導“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幸福老年人”理念,努力營造健康養老社會環境,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工作,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老年朋友對設施設備使用滿意度達 90%以上,對環境優良滿意度達 90%以上、對醫養服務質量滿意度達 90%以上。〔責任單位: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四、實施步驟
(一)擬定方案(
2023 年 4 月 15 日前)。結合工作實際,擬定印發《六盤水市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
(二)啟動實施(2023 年 4 月—9 月)。各涉及單位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對照任務分解表,啟動并實施創建工作。
(三)自查自評(2023 年 10 月 15 日前)。各涉及單位組織自查自糾自評,查漏補缺。
(四)申報驗收(2023 年 10 月 30 日前)。向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提交《六盤水市水城區創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工作總結》和相關佐證材料,報請省級驗收。
(五)迎接評審(2023 年 11 月)。各涉及單位收集完善創建資料,做好迎接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聯合評估組現場復核驗收準備工作,確保順利通過評審驗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要充分認識醫養結合在深化醫療改革、發展養老服務業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明確專人負責,按照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工作職責。
(二)強化督導考核。各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要把醫養結合工作作為本部門、本行業、本單位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抓手,按照職責分工,認真抓好落實。將醫養結合創建工作納入各成員單位年終目標考核管理。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督導檢查,督導示范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要總結推廣經驗做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健康養老知識和各級扶持政策,持續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轉變群眾傳統養老觀念;引導老年人成年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切實承擔照料責任;鼓勵失智、失能、部分失能老人進入醫養結合機構,享受專業化醫養結合服務。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750號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dipsdelectus.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