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刊發湖南省湘潭市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做法,供各地參考。
一、強化項目管理,落實主體責任
(一)強化項目領導。在市委書記和市長任市醫改領導小組“雙組長”的基礎上,成立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示范項目指揮部,統籌推進示范項目工作,定期調度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分別專題研究項目工作。
(二)強化推進機制。示范項目指揮部下設項目實施、綜合保障、監督檢查三個工作專班。各專班每季度收集項目進度、資金管理、績效跟蹤、困難問題等情況,全周期推進項目實施。組建由國家、省、市共189名專家組成的深化醫改專家庫,全程參與示范項目指導,為示范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對示范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開展專題培訓,確保示范項目質量。
(三)強化項目設計。市政府辦公室出臺《湘潭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明確示范項目年度目標,制定年度實施計劃,配套印發項目績效管理、資金管理、風險評估及防范處置方案,健全項目頂層設計。組織3個縣市和17家參與項目實施的公立醫院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本單位的實施方案,構建湘潭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
(四)強化資金分配。明確項目資金投放重點為提高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22年省級財政配套7154萬元,主要用于推動市縣公立醫院急診急救等“五大中心”建設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市縣兩級財政配套1.27億元,主要用于支持全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和公立醫院能力提升。
二、實行聯動改革,形成協同效應
(一)落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落實7個批次國家集采藥品和國家集采冠脈支架采購任務,累計節約醫療費用5億多元。2022年,落實國家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按公立醫院報量估算年度節約醫療費用約1600萬元,已有百余名患者受益。
(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穩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2016—2021年先后5次調整4598項醫療服務價格。2022年,調整醫療服務項目353項,重點提升“診療、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治療等價格。2022年,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為32.7%,較上年同期增加0.8個百分點。
(三)加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試點,2022年實際付費醫療機構增至21家。截至2022年底,DRG實際付費試點醫院共減少住院醫療費用4.9億元,減少個人自付1.75億元。2022年試點醫院次均住院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700余元,平均住院日縮短2.15天。穩步推進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政策落地,提高職工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四)推進人事薪酬改革。推進公立醫院員額制管理,根據床位規模核增市直9家公立醫院人員總數4192名,增幅達72%。探索實行編制實名制和備案制管理相結合,允許公立醫院自主招聘選人用人。對市直公立醫院實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年薪制,由市財政部門單列預算給予保障,經考核后發放。突出公益性導向,完善市直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制度,按照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系數對院內科室及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和分配。
三、提升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一)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按照“地方主建和輸出醫院主管”模式,推進湘潭市中心醫院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規劃床位1000張。支持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重點學科建設,創建專科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突出專科特色實現差異化高水平發展。
(二)推進分級診療。整合組建湘潭市總醫院,作為牽頭醫院,與市區二級綜合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整合,構建形成1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通過網格化管理,帶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治病防病能力,促進分級診療和醫防融合。發揮縣級醫院龍頭作用,深入推進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3個縣域的5個緊密型醫共體國家試點工作。其中,韶山市按照“總額預付、結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擔”原則,對醫共體實行醫保總額打包付費,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為56.2%,較上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
(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一類財政保障”“二類績效管理”措施,明確財政保障水平每年增加10%,確保2—3年內實現全額保障到位。以優質服務基層行、社區醫院、縣域醫療副中心建設為抓手,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管理提升。推廣家庭醫生個性化簽約服務,探索“互聯網+醫護到家”,豐富基層服務內容。
四、依托信息化賦能,改善管理與服務
(一)推進數據聯通共享。建設聯通省級、市級集中、區域共享、分級應用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遠程醫療平臺、雙向轉診平臺和藥品配送平臺等區域共享信息平臺,為數據交換和業務協同打下基礎。發揮各類數據應用評價的抓手作用,持續完善信息系統建設。
(二)創新服務模式。推進預約診療與線上分診,推行“預住院”、日間手術、團隊診療、加速康復等新型服務模式。病情穩定、用藥明確的特殊門診患者在線提供門診病歷和1個月內處方相關信息,可實現藥品24小時內配送上門,醫保卡線上實時結算。持續優化一站式結算服務,在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行醫保“刷臉”結算基礎上,2022年推進實現全市基層公立醫療機構醫保業務“刷臉”結算全覆蓋。
(三)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圍繞構建院內信息集成平臺、互聯網總醫院建設、區域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城市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縣域醫療服務醫共體建設、公立醫院標準化建設、基于DRG的醫院綜合管理平臺、城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評價、公立醫院高質量經濟運行數字化平臺、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院內總務一體化平臺建設、電子處方流轉平臺等,加快智慧醫院建設,提升智慧健康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