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貫徹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推進八大重點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決策部署,按照普洱市“兩示范一勝地”發展定位,緊緊圍繞思茅區“7+N”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思茅區生物資源富集、自然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實現思茅區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根據《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云發改高技〔2022〕564號)、《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印發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及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普洱市“十四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普政發〔2023〕8號)《普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思茅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物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的總要求,按照普洱市“兩示范一勝地”發展定位,緊緊圍繞思茅區“7+N”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思茅區生物醫藥產業區位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園區建設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堅持強龍頭、補鏈條、建基地、聚集群、創品牌、優環境,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化、品牌化、規?;⒓夯?、高端化發展,促進思茅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圍繞云茯苓、白及、滇黃精、石斛、滇重樓等思茅優勢特色中藥材,著力推進種子種苗育繁推體系建設,大力推行標準化種植,提升中藥材產量效益,建設成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道地藥材優質原料生產基地。著力提升產地初加工能力,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加快中藥飲片和藥食同源等產品開發,加強新藥研發和資源二次開發,圍繞重點產業項目,加快思茅生物醫藥產業園和思茅云茯苓倉儲產業園建設,打造成為全市的生物醫藥生產加工基地。
——產業規模大幅提升。通過三年的努力,到2024年,思茅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綜合產值達48億元(普洱市市級目標207億元)。其中,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6萬畝,農業產值13億元,加工產值10億元。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到2024年,力爭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0.6%以上,生物醫藥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8家以上,新建成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科研合作基地1個以上。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到2024年,形成一批具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鏈較完善的上下游企業矩陣。其中,打造專業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1個,規上企業數量4戶,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企業2戶,2000萬-1億元企業2戶以上。
分年度目標:
?2022-2024年生物醫藥產業年度指標分解表
|
指標
?
年份
|
產值(億元)
|
工業與農業產值比
|
農業產值
|
工業產值
|
三產產值
|
綜合產值
|
2022
|
13
|
4.5
|
20.7
|
38.2
|
0.34
|
2023
|
13
|
5
|
22
|
40
|
0.38
|
2024
|
13
|
10
|
25
|
48
|
0.76
|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良種繁育選育基地建設
圍繞思茅區云茯苓、白及、滇黃精、石斛、滇重樓等道地、特色的中藥材,建立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技術規范,推進特色品種提純復壯,選育一批道地性強、藥效明顯、質量穩定的新品種,加強專業化人才技術人才建設,擴大優良品種中藥材種植,發展中藥材種源產業,建設優勢品種中藥材良種選育基地,培育優質種種子苗專業化經營公司。加強野生瀕危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推進淞茂林下余甘子種苗繁育及林下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園、云南恩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野生瀕危藥用植物資源金毛狗脊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支持玉林林業、高山生物、斛哥莊園等育苗基地建設。(區工信科技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林業和草原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二)建設優質中藥原料生產基地
1、培育壯大道地、特色中藥材品種
2018年思茅區通過“云藥之鄉”綜合考評,要充分發揮優勢,壯大道地、特色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推林下種植、抓有機品牌,開展GAP、溯源體系建設。重點圍繞云茯苓、白及、滇黃精、石斛、滇重樓等具備一定品種規模進行發展,推廣燈臺樹、龍血樹、美登木等特色品種,做優藥材質量,做強品種優勢。有序發展美藤果、魔芋、花椒等藥食同源中藥材產品原料。(區工信科技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林業和草原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加強生物醫藥質量品牌標準示范建設
支持大宗道地藥材標準、中藥飲片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研究制定工作。以培育壯大思茅最優質道地藥材產業,提升中藥材產品質量為核心,重點打造云茯苓、白及、石斛、滇黃精、滇重樓等一批優質道地藥材公共品牌。結合思茅區實際,做好思茅區區內企業“定制藥園”、中藥飲片云南省地方標準、云南省“十大名藥材”品牌工作申報工作,爭取獲得市級財政支持。加強對“滇草6味”、“大唐漢方”、良寶“滇及”、“高山”鐵皮石斛等品牌的培育和保護,做好綠色有機認證,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進行自主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做大市場規模。(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農業農村局、區林業和草原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三)建設優質生物醫藥產業加工基地
1.標準化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基地建設。
實施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標準化工程,按照國家《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要求,培育中藥材標準化產地初加工基地,確保中藥原料質量,提高中藥材產區經濟效益。(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配合)
2、優質中藥飲片加工基地建設
大力推進思茅區中藥飲片產地加工,鼓勵企業建設或引入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支持現有龍頭企業或有一定規模中藥飲片加工企業開展傳統中藥飲片、破壁飲片、配方顆粒、凍干飲片等現代中藥飲片的研究,增加產品種類、擴大生產產能。(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配合)
3、特色中成藥和民族藥生產基地建設
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尋特色藥和民族藥加工工藝,通過產品研制、工藝改造、二次開發,豐富特色藥和民族藥品種,增加產品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推進以云南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為核心,提升龍血竭片、香砂養胃片、清肺抑火片等現有上市品種的產能。以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為核心,加強民族民間經典名方的挖掘和新藥制劑的研發,推進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在云南省轄區內各地州市中醫院推廣使用,鼓勵針對臨床療效好的制劑,進行新藥研發。(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配合)
4、特色健康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建設
以黃精、石斛、美藤果、茶、咖啡、堅果等普洱特色生物資源作為原料,開發具有抗氧化、減肥、增強免疫力、養顏護膚的系列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健康產品,增加產業鏈延伸渠道,優化產品結構。(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配合)
(四)建設化學仿制藥和原料藥生產基地
加快建設云南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兒童感冒藥和化學原料藥項目為重點,建設化學仿制藥和原料藥加工基地,加快推進氨苯素、氨美素、氨愈素三個兒童專用感冒藥上市銷售;推動乙酰氨基酚、愈創木酚甘油醚、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苯海拉明、重酒石酸去氧腎上腺素等原料藥加工項目實施,建設化學藥仿制藥和原料提取加工基地,加快兒童專用感冒藥上市銷售,推動部分領域實現進口替代。(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五)推進醫療器械、實驗動物產業基地建設
1、要充分利用思茅區中心城區和普洱市輻射南亞東南亞區位優勢,鼓勵企業或引進企業及技術,充分應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研發生產一批醫療器械。以天然橡膠、白及膠、植物纖維為基礎,促進醫療器械、耗材領域的快速發展。充分利用Ⅰ類、Ⅱ類類醫療器械產品行政審批權限在省一級的便捷性,大力發展醫療器械產業。支持以天然橡膠為原料,開發生產醫用外科手套、導尿管、吸痰管等;以白及為原料,開發醫用膠布、繃帶等;以植物纖維為原料,開發醫用可吸收縫合線等,推動思茅區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區市場監管局牽頭;區衛生健康局、區發展改革局、區工信科技局、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建設進出境實驗猴隔離檢疫場,推動思茅區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產業化基地建設。隨著生物醫藥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對非人靈長類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非人靈長類動物資源已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戰略資源之一,加之實驗猴養殖環境苛刻,各種檢驗、審核標準嚴格,市場供不應求。結合思茅區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支持企業建設非人靈長類動物產業化基地、打造國內首個標準化進出境實驗猴隔離檢疫場。(區林業和草原局牽頭;區工信科技局、區發展改革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六)壯大培育市場主體,擴大產業規模
1、培育產業龍頭企業
支持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普洱淞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良品益康藥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扶持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進一步開拓市場,發展成為省級民營小巨人、上市公司。以有特色、有優勢、有前景的加工、流通企業為核心,培育普洱良品益康藥業有限公司、普洱聯眾生物有限公司、云茯苓普洱有限公司等有成長潛力的骨干企業快速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的作用,促進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交流,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民政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培育龍頭企業全產業鏈
鼓勵龍頭企業與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建立合作關系,以提高規?;?、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為主線,以提升中藥材標準、品質為導向,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或農戶各種形式,使企業和種植戶形成良性發展機制,建立穩固利益聯結體,呈現一批優勢產品和企業,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打造以云茯苓、石斛、白及、黃精、重樓為主導方向的中藥材全產業鏈。(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3、招商引資促進產業精深加工發展。
通過招商引資,在思茅區引進國際、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以外部龍頭企業的技術、資源為帶動,提升區域內藥企的中藥材精深加工水平。此外,不斷完善生物醫藥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引進的過程中,不斷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提升區域內醫藥企業的生物醫藥加工能力,優化轉變加工方式,將傳統的揀選、清洗、干制等轉變為精制飲片、配方顆粒等精深加工方式。(區投資促進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信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七)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
1、建設生物醫藥核心區。
加強思茅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逐步推動生物醫藥優勢產業資源向重點核心園區集聚。積極發展“園中園”經濟,鼓勵發達地區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在思茅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飛地經濟”。發揮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優勢,依托大唐漢方制藥、淞茂制藥等原有的制藥體系,挖掘開發具有資源基礎的國準字號品種,推動民族醫藥炮制加工與產業化生產應用一體化關鍵技術持續發展。(區工信科技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林業和草原局、區自然資源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完善醫藥物流體系。
發展醫藥電商,培育和吸引國內知名醫藥批發零售企業及電商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運用B2B、B2C、O2O、B2B2C及跨境電商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發展冷鏈物流,引入國內醫藥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冷藏庫、陰涼庫、常溫庫等基礎倉設施,以滿足園區面向省內外市場和跨境運輸的醫藥冷鏈物流配送需求,建立集研發、生產、商貿物流、冷鏈等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區商務局牽頭;區工信科技局、區投資促進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八)推進文旅康養融合基地建設
1、大力發展醫療服務業,加強醫共體建設。
加強醫療機構的服務體系與服務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疾病診療、控制和應急救援能力。促進醫療服務機構和企業開展數字化醫療服務,建立全區“健康云”和大數據應用平臺,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多種服務模式,構建城鄉一體化、國內外相通相連的遠程醫療網絡服務體系。(區衛生健康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信科技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積極發展特色診療業。
建立一批中醫(民族醫)特色診療技術研發平臺。開展診療技術、中藥(民族藥)經驗方、醫院制劑、保健產品的研究與應用。發展“新業態”,構建一批現代體檢中心、特色診療中心。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科技示范行動,開發數字化、多功能的移動監測設備,康復輔助產品,重點推進醫養結合、智慧診療和主動健康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區衛生健康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信科技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3、加快發展康養產業,打響“普洱茶都·康樂思茅”城市品牌。
結合休閑旅游、民族文化,以中醫藥民族醫藥理論為基礎,提升一批藥膳、藥浴、針灸、推拿等療效明顯的特色康體保健服務以及健康咨詢服務項目,構建一批亞健康調理中心、高端保健中心。鼓勵加快培養一批具有資質的按摩師、營養師、保健師和健康管理顧問,引導支持醫療服務機構培訓專業人才進入星級酒店、旅游度假區。放寬中醫藥服務準入,加強民族民間醫生的規范管理,發揮民間“高手”的作用,構建三民(民族、民醫、民藥)眾創空間。以目前已建設成康養基本雛形的斛哥、淞茂2個莊園為發展模范,建設相同類型的康養莊園,并不斷創新差異化發展,力求不斷豐富思茅區康養產業類型。(區文化旅游局牽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信科技局、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三、重點建設項目
單位:億元
序號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鏈主企業
|
建設期限
|
總投資
|
預計產值
|
1
|
基地建設(3個)
|
余甘子種苗繁育及林下規范化
種植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
|
2022-2024
|
0.15
|
0.03
|
2
|
道地優質中藥材種植基地
|
云南恩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2021-2025
|
0.69
|
-
|
3
|
滇重樓/金銀花種植關鍵技術
及標準產業化運用
|
萬神草生物科技(普洱)有限公司
|
2021-2025
|
2.30
|
1.00
|
4
|
精深加工(4個)
|
兒童專用藥生產車間建設
|
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2020-2023
|
1.20
|
13.68
|
5
|
兒童藥產業鏈完善升級改造
|
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2022-2026
|
2.80
|
13.00
|
6
|
良品益康中藥飲片廠建設
|
普洱良品益康藥業有限公司
|
2020-2023
|
1.30
|
0.40
|
7
|
“思松牌鐵皮石斛葛根三七
顆粒”保健食品開發
|
云上玄草云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
|
2022-2024(一期)
2025-2028(二期)
|
1.50
|
2.00
|
8
|
物流
(1個)
|
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普洱項目
|
國大藥房(普洱)淞茂
有限公司
|
2021-2023
|
1.00
|
12.10
|
9
|
配套(4個)
|
思茅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
|
普洱南邦河生物藥業
開發有限公司
|
2022-2025
|
5.17
|
30.00
|
10
|
思茅云茯苓加工倉儲產業園建設
|
普洱市綠色工業投資
有限責任公司
|
2022-2024
|
3.62
|
4.00
|
11
|
國家滇西南片區中藥民族藥標準研究與第三方評價中心(檢測
檢驗室)工程實驗室
|
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
研究所
|
2021-2022
|
0.20
|
0.10
|
12
|
云南道地藥材功能成分分離提取創新中心
|
普洱良品益康藥業有限公司
|
2022-2024
|
0.12
|
0.05
|
合計
|
?
|
?
|
?
|
?
|
20.05
|
76.36
|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將生物醫藥產業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發展重點產業內容,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形成整體推進合力,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工作組作用。協調解決重點企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關鍵問題,提升各部門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合力,強化工作督促、檢查、落實。
(二)加大政策支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省“一縣一業”等項目支持,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農業綠色發展、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科技支撐等項目資金重點向生物醫藥產業傾斜,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現代中藥、化學藥、醫療器械、實驗動物、健康產品等領域新產品研發創新、成果轉化、市場開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針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點新產品開發,組織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三)加強要素保障。通過科學規劃、盤活存量、引入增量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拓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空間,鼓勵各產業園區建設滿足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企業需求的標準化基礎設施。統籌平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用地、用電、用水、排污等指標,科學規劃布局生物醫藥產業生產基地。統籌規劃用于保障園區急需人才引進、用工單位或園區就業人員住宿的建設用地。聚焦優勢領域、優勢品種,建立重點企業和項目庫,對重點項目給予政策傾斜,依法依規精簡審批程序。
(四)強化督導考核。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定期統計、分析、監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動態。加強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密切協同配合,加大督促指導力度,構建重點企業運營和重大項目建設督導服務機制,加強重點企業運營監測和重點項目建設調度、跟蹤和服務,促進項目盡早開工建設、竣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