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廈門市醫保局堅持源頭治理、守正創新,緊盯基金使用全過程,實現關口前移閉環管理,守好群眾“救命錢”,相關做法獲國家醫保局批示肯定。一是制度為基,事前強治理。針對以往定點機構“小、散、多”無序增長和惡性競爭的難題,在全國率先出臺定點醫藥機構資源配置發展規劃,優化評估體系和監督機制,實現源頭治理。改革后,定點醫藥機構年均增長率由之前的39.2%下降至0.8%。并在全國率先出臺系列監管制度,組建一支1000余人的院端醫保管理隊伍,強化機構使用基金的主體責任。二是精細為策,事中強糾偏。成立全國首家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應用中心,以追溯碼“唯一性”從源頭破解“回流藥、倒賣藥”等治理頑疾。建立醫保費用審核部門和三級協同監管體系,在機構收費處、取藥處等關鍵處安裝監控終端12000余個,實現7×24小時全覆蓋監控,在全國率先打造智能監控平臺,完善4大類近1萬條智能審核規則,嚴格醫保費用事中審核,做到支付有理由,拒付有依據。三是規范為要,事后強監管。創新完善違規分類處置方式,建立基金運行風險“提醒函、約談函、稽核函”三函機制,依托智能監控、數據分析篩查出的線索,進行發函提醒、約談教育、稽核處置,做到靠前服務精準監管。按照“扯袖紅臉常態化、違規輕處理多數化、嚴重處理少數化、解除協議個別化”分類處置原則,對機構進行協議管理,作出責令自查、限期整改、暫停預劃撥等處理,將監管規則剛性化與監管方式柔性化有機貫通,實現抓早抓小、懲教結合。同時,推動基金監管由單一協議管理模式轉向行政執法、行刑銜接、行紀銜接有機結合“新模式”,形成一案多查、一案多處、齊抓共管、聯合懲戒的監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