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醫學會麻醉分會解放軍系統
病例討論學術會議通知
2019年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第八次繼續教育活動定于10月20日上午9:00--12:00在北京醫學會二層禮堂舉行。屆時將舉行病例討論會,本次討論病例由解放軍系統醫院提供,歡迎各位參加。
會議信息
? 病例一:“漸凍人”行右腹股溝疝修補術+氣管切開術一例
? 病例二:胃癌術后多次心跳驟停一例
? 病例三:非計劃二次手術行左肺上葉切除術一例
? 病例四:腹膜后腫瘤病人術后心功能不全的麻醉處理
主辦單位:
? 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
會議主持: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李軍主任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劉艷紅副主任
? 火箭軍總醫院??李永旺主任
? 空軍總醫院特色醫學中心??楊改生副主任
會議召集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郝建華主任
會議時間:
? 2019年10月20日9點-12點
會議地點:北京醫學會二層禮堂
會議地址:東單三條甲七號
繼教信息:本學術活動授予市級I類學分1分(未在北京醫學會進行繼續教育學分注冊的卡無效)。
病例摘要
? 病例一
? 病例名稱:
? “漸凍人”行右腹股溝疝修補術+氣管切開術一例
? 病例主述:
?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麻醉科??陳宇
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63歲,65kg,BMI 21.9。主因“右腹股溝可復性包塊2年,加重1天”入院。
現病史:
患者2年前發現右側腹股溝疝區發現一質地較軟包塊,大小如核桃,伴局部墜脹感,用手按壓或平臥包塊可消失,站立時出現。自用疝氣帶,無特殊不適。患者1天前突感腫物變大伴疼痛,來我院就診,急診以“右腹股溝疝伴嵌頓”收入院。
既往史:
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病史3年余,呈漸進式進展。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余年,最高180/100mmHg,規律用藥,控制可;否認藥物和食物過敏史或特殊藥物應用史,否認家庭遺傳疾病史。二周前因痰液增多入我院呼吸內科治療,診斷為右側社區獲得性肺炎,因治療后好轉。
入院查體:
BP 120/75mmHg,HR 66 bpm,RR 18次/分,體溫36.9oC。術前神志清醒,臥床,四肢肌力差,肌肉萎縮,目前無創呼吸機支持呼吸。患者不能說話,雙側瞳孔等大,對光反射明顯。氣道評估:Mallampati分級2級。患者無創呼吸機使用時患者頭必須呈左側傾斜45度或者半坐位方通暢。
專科查體:
右腹股溝區可見大小3cm×3cm大小包塊,不墜入陰囊,觸之柔軟,伴壓痛,表面無紅腫,壓之可回納,可捫及擴大外環,咳嗽時有沖擊感。包塊區可聞及腸鳴音,左側腹股溝區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胸片:
右下肺紋理增重
心電圖大致正常。
心臟彩超提示主動脈瓣、二尖瓣輕度關閉不全,左房稍大,左室舒張功能輕度減低。
腹股溝超聲示:
雙側睪丸、附睪未見明顯異常。右側腹股溝疝,內容物為腸管組織,左側腹股溝未見異常。
血常規、生化、凝血、血氣大致正常。
臨床診斷:
右腹股溝疝伴嵌頓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
手術前處理:
組織普外科、麻醉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耳鼻喉科等多學科會診討論決定治療方案,向患者及家屬充分交代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
麻醉管理:
患者2019-07-04于全麻+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右腹股溝疝修補術+氣管切開術。
8:10?患者坐輪椅入室,呈被動體位,無創呼吸機持續輔助呼吸,過床后生命體征:心率?98bpm,血壓?168/74mmHg,SpO2 96%。患者躺平后,嘗試患者擺頭正中位,微后仰體位,患者無創呼吸機開始報警潮氣量不足,經放置口咽通氣道后仍無改善,恢復頭左傾45度后改善。決定行慢誘導全麻氣管插管。
8:30?環甲膜穿刺成功后,氣管內注射丁卡因40mg,經充分預充氧吸痰后,分次緩慢注入丙泊酚1.5mg/kg,待患者意識消失后經可視喉鏡直視下氣管插管,患者無明顯嗆咳反應。
氣管插管成功后患者全麻后使用SIMV模式持續機械通氣,僅使用丙泊酚TCI 3ug/ml維持麻醉深度,根據麻醉深度監測(BIS值、血壓、心率等)調整藥物,
8:45?開始行超聲引導下IINB+TAP,患者取仰臥位,穿刺部位消毒3次,鋪巾。
(1)IINB阻滯:
超聲探頭涂抹耦合劑并用無菌手套包裹,置于右側髂嵴和肋緣間,髂前上棘內側約2.5cm、臍與髂前上棘之間的連線方向上,可辨認出三個肌層。可輕輕移動探頭尋找神經,另外,采用彩色多普勒模式用來顯示深部旋髂深動脈。使用平面內法進針,通過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向髂腹股溝神經、髂腹下神經進針,當針進入肌肉層之間可能有突破感。緩慢回抽無血,注射1~2ml局麻藥確定針尖位置,當到達局麻藥在肌肉間隙擴散時,退針或者進針1~2mm后,注入0.33%羅哌卡因15ml,可見肌肉推開,呈梭形低回聲區。
2)TAP阻滯
將超聲探頭平行于腹股溝韌帶放置,識別腹橫筋膜平面,采用平面內技術進針,穿過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當腹內斜肌和腹橫肌之間回抽無血后,緩慢注射1~2ml局麻藥以確認針尖位置。確認位置后,注入0.33%羅哌卡因15ml。
9:10?分開始行腹股溝疝修補手術,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未出現牽拉反射等。
9:40?疝修補術畢,開始行氣管切開術,術者在切皮前加以局部麻醉,整個過程順利,患者未出現嗆咳等反應,氣管切開后拔除氣管導管,接氣管切開導管繼續呼吸機支持,術中全程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10:15?整臺手術結束,停止丙泊酚泵入。
10:18?患者清醒,呼之可睜眼,繼續呼吸機輔助呼吸。
10:25?在轉運呼吸機下送ICU繼續觀察。
術中入量1000ml,尿量400ml,出血30ml。
術后轉歸:
患者在ICU內病情平穩,無特殊處理,未訴明顯疼痛。術后第2天從ICU轉入普通病房,術后使用家用式呼吸機繼續支持呼吸。術后5天出院。
討論:
1.該患者的麻醉方式與手術方式的決擇。
2.?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麻醉注意事項。
病例二
病例名稱:
胃癌術后多次心跳驟停一例
病例主述: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吳海龍
一般情況:
患者女,67歲,身高165㎝,體重65㎏,主因“胃癌術后1月,腹痛、發熱1天”于6月27日急診入院。保守治療1周后,腹腔出血加重,擬急診全麻下行腹腔止血術。
既往病史:
胃癌術后1月。
術前化驗檢查:
WBC 6.84╳109/L,RBC 2.32╳1012/L,Hb 72g/L,PT 14.0sec,APTT 30.9sec,D-二聚體?4.70mg/L,肌酐32.11umol/L,血糖?8.09mmol/L,血鉀3.35mmol/L,血鈉?133.4mmol/L
ECG:快速房顫。
麻醉管理:
患者入室后,行橈動脈穿刺,右鎖骨下靜脈穿刺,常規監測ECG、ABP、SpO2、CVP、體溫等,監測血壓110/45mmHg,心率80次/分,SpO298%,中心靜脈壓5cmH2O。全麻誘導給予咪唑安定2mg,舒芬太尼25ug,順式阿曲庫銨20mg,丙泊酚50mg后行氣管插管。查血氣:Ca2+ 1.16mmol/L,HCO3- 22.9mmol/L,K+ 3.1mmol/L,Na+ 136mmol/L,PCO2 35.4mmHg,pH 7.418,PO2 447 mmHg,BE -2,Hct和Hb未查出。術中持續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七氟烷進行全麻維持,間斷推注順式阿曲庫銨,酌情給予血管活性藥。術程順利,麻醉誘導,維持過程平穩,給予抗休克,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共計輸注晶體液1850ml,紅細胞懸液2800ml,新鮮冰凍血漿1600ml,普通冰凍血漿800ml,白蛋白20g,血小板1U。關腹時查血氣:Ca2+ 1.19mmol/L,Glu 9.89mmol/L,HCO3- 26.5mmol/L,K+ 3.5mmol/L,Na+ 138mmol/L,PCO2 38.1mmHg,pH 7.451,PO2 279 mmHg,BE 3,Hb 9.9g/dL,Hct 29%。2019-07-05 05:50出室之前突發心跳驟停,予以胸外按壓、強心及電除顫等處理后,復蘇成功,攜帶氣管插管返回監護病房。
術后轉歸:
患者攜帶氣管插管返回監護病房,隨后2次出現心跳驟停,予以胸外按壓、強心及電除顫等處理后,復蘇成功,床旁心電圖提示:房顫、房撲,心內科多次會診后建議糾正低鉀血癥、酸堿失衡,對癥處理,生命體征平穩,改人工鼻吸氧,血氧飽和度穩定后,拔除氣管插管;2019-07-06家屬表示出院回當地醫院繼續治療,告知其出院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癥,家屬表示理解,肝膽外科同意出院。
術后據肝膽外科醫生電話隨訪,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期間出現過10多次心跳驟停,均復蘇成功,建議放置起搏器后,去阜外醫院明確心臟驟停原因。在當地治療一月后患者康復出院。具體治療情況不詳。
討論:
? 1.患者術中心臟驟停的原因?
? 2.復蘇成功后的目標血壓及如何改善各臟器功能?
? 3.該病人還應該做哪些更好的干預治療?
病例三
病例名稱:
非計劃二次手術行左肺上葉切除術一例
病例主述:
空軍特色醫學中心??蔣孟洋
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51歲,75kg,因左肺下葉楔形切除術后上葉不張伴實變,急診行左開胸探查、肺上葉切除術。
既往史:
既往體健。2008年因“肛瘺”行手術治療。
輔助檢查:
血常規、生化、凝血、血氣大致正常。
心電圖、心臟超聲大致正常。
胸片:
左下肺葉楔形切除術后,左下肺滲出,左側少量胸腔積液,左側胸壁皮下軟組織積氣。
胸部CT:
左下肺葉楔形切除術后,左肺上葉肺不張
氣管鏡:
左肺上葉支氣管外壓性狹窄,近乎閉塞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雙腔氣管插管(右),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橈動脈穿刺置管,監測口咽部體溫。
術中麻醉管理:
2019-1-25
20:00入室,血壓120/67mmHg,心率87次/分,脈搏氧飽和度99%。開放靜脈通路。
麻醉誘導予咪達唑侖5mg,舒芬太尼20ug,依托咪酯20mg,維庫溴銨8mg,右雙腔氣管插管,行有創動靜脈穿刺,誘導過程平穩。
20:30手術開始,術中靜吸復合維持全身麻醉,七氟醚吸入,持續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
20:45右側單肺通氣。術中探查見左肺上葉暗紅淤血狀,與周圍廣泛粘連,無法暴露肺門,打開心包,切斷左上肺靜脈,舌段動脈與上葉支氣管分界不清,兩者一起順時針向前扭轉約30°,解剖性切除左肺上葉。期間血流動力學波動以血管活性藥調整,雙腔氣管導管分隔良好,且持續于左支氣管開口處行負壓吸引,防止壞死組織進入健側肺。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維持平穩。
01:30手術結束。更換為單腔氣管導管,患者帶氣管導管進入ICU。
術后轉歸:
02:00入ICU病房,呼吸機輔助呼吸。
08:40拔出氣管導管,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2019-1-26
手術切口愈合良好,心肺復查無異常,出院。
討論:
1.肺扭轉復位的風險
2.肺扭轉術中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項
病例四
病例名稱:
腹膜后腫瘤病人術后心功能不全的麻醉處理
病例主述: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公茂偉
一般情況:
患者女性,29歲,身高167cm,體重61kg。
主訴:
體檢發現腹膜后占位1月余。
現病史:
患者于1月前體檢發現下腔靜脈占位,無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腰酸等不適。于2019年4月28?日至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就診,行腹部CT平掃+增強(2019-04-28)示:下腔靜脈與右側膈肌腳間占位,考慮偏良性,神經源性腫瘤?建議MRI平掃+增強;雙腎多發囊腫。行MRI平掃+增強(2019-04-29,河北醫大附院)示:下腔靜脈與右側膈肌腳間占位,考慮神經源性腫瘤,神經節細胞瘤或神經纖維瘤可能;雙腎多發囊腫現為進一步診斷治療入院。
既往史:
自訴間歇性發熱,最高37.4度,2018年3月協和醫院考慮“肺外結核”,予以抗結核治療,2018年10月停藥。否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自訴對青霉素、頭孢類藥物過敏。
入院查體:
血壓105/69mmHg,心率86次/min,雙肺呼吸音清,四肢肌力正常。
輔助檢查:
血常規、生化、凝血、血氣大致正常。
心電圖大致正常.
臨床診斷:
1.腹膜后腫瘤;
2.雙腎多發囊腫。
麻醉管理:
患者19:25入室,接心電監護血壓118/83mmHg,心率83次/min,面罩吸氧5L/min,觀察患者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麻醉誘導采用快誘導,予咪唑安定1.5mg、小壺予舒芬太尼15ug、丙泊酚100mg、羅庫溴銨40mg,氣管插管表面涂抹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插管順利。麻醉誘導過程緩慢平穩,循環無明顯波動,血壓維持在105-120/50-60mmHg,心率78-89次/min。監測鼻咽溫36.2℃。超聲引導下行右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橈動脈穿刺測壓,超聲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雙側)0.3%羅哌卡因30ml。誘導后麻醉維持瑞芬太尼0.2-0.3ug/kg/min,丙泊酚恒速10-15ml/h,地氟烷4%-6%維持.
20:15?手術開始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手術開始20分鐘,游離腫瘤時血壓驟升至200/140 mmHg,心率達140次/分,緊急處理后,手術繼續進行,根據手術刺激強度及患者循環變化情況調整麻醉深度。于20:55:腫瘤順利切除,21:25:手術結束,21:35:蘇醒完全、拔出氣管導管。在等待送病人回病房期間,自述呼吸困難,且痰多,泡沫痰,患者面罩吸氧?SPO2?由95%逐漸降低,最低降至80%,遂行速尿10mg,適當泵注苯腎,適當加快輸液維持血壓在90-120/70-80mmHg。艾司洛爾間斷推注,心率維持在HR 120~140bpm,根據患者癥狀,考慮心功能不全可能。
23:05再次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PEEP10)治療。
23:40帶管送入ICU繼續治療。
術后轉歸:
入ICU繼續行機械通氣(PEEP),持續泵注艾司洛爾、去甲腎上腺素術、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治療,同時請心內科等相關科室會診治療后,于第4天拔出氣管導管,第7天從ICU轉入普通病房,術后第11天出院。
討論:
1.?腹膜后腫瘤病人術中循環劇烈波動的手術抉擇?
2.?此類手術圍術期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分析及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