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衛生計生委(局),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衛生處,省直有關醫療衛生計生單位:
??? 現將《2018年全省醫政藥政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
?2018年2月27日
2018年全省醫政藥政工作要點
??? 2018年,全省醫政藥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健康河北建設和全省衛生計生工作重點任務目標,堅持穩中求進,進一步抓改革、補短板,建機制、求突破,強管理、增效率,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推進全省醫政藥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落實深化醫改重點任務
(一)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積極推動人社、財政、物價、編辦等部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落實慢性疾病診療技術方案、常見病種入出院標準和轉診原則,著力解決患者下轉難的問題,力爭由上級醫療機構下轉患者數量較2017年增長50%。大力推進日間手術試點,積極爭取醫保政策支持,逐步增加試點病種和術式,不斷提升服務效率,2018年底前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全部開展日間手術。
(二)加強醫聯體建設。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對標深圳羅湖模式,深入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鼓勵政策突破、先行先試。強化三級醫院示范引領作用,力爭2018年底前,每個市至少建成兩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各市40%以上的縣建立醫共體。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康復、護理等機構參與醫聯體建設。
(三)探索開展醫院章程試點工作。在全省20%的二級、三級公立醫院和10%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院開展制定章程試點工作,探索形成引領發展、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醫院章程,以章程為引領,探索形成科學合理、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醫院運行和治理機制。落實醫院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四)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進全省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工作,2018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電子化注冊管理,統一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行業準入和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推動修訂《河北省醫療機構管理實施辦法》,調整下放部分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權限。
(五)支持社會辦醫。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醫療服務的相關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做好獨立設置醫療機構的審批工作,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舉辦獨立醫療機構,推動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滿足群眾不同層次需求。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促進醫療質量不斷提升。
(六)深化京津冀醫療合作。深入開展京津冀臨床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互認、共享機構準入退出機制,增加互認、共享項目。深化京津冀專科聯盟和醫聯體建設。完善京津冀三地高值醫用耗材采購信息共享平臺,完成三地公立醫院第一批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一)科學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深入貫徹落實《河北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督促指導各市合理規劃設置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區域間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整合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加強省、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充分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
(二)持續提升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以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為依據,以第一階段35家縣級醫院為重點,指導督促各地不斷提升縣醫院專科服務能力,重點提升微創手術、復雜疾病診斷和城市三級醫院下轉患者的醫療服務能力。啟動全省縣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做好縣級醫院骨干醫師培訓。
(三)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開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估。進一步落實兒童醫療服務改革與發展以及解決麻醉醫師短缺問題的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兒科、麻醉科發展,做好兒科轉崗培訓。綜合考慮其他專科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重點提升康復醫學科、精神科、病理科醫療服務能力。
(四)完善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推進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急診科和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加強院前與院內醫療急救工作有效銜接。制定《河北省救護車管理辦法(試行)》,加強救護車的配置、使用和管理。
(五)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出臺《河北省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實施細則》,加強以門診和住院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力爭全省三級綜合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全部達到4級以上。推動河北省遠程醫療中心建設,積極搭建分級診療和醫聯體信息平臺,實現醫聯體內信息互聯互通。
三、全面提升醫院內涵建設
(一)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圍繞5項制度和10項計劃,制發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繼續推進心腦血管病救治綠色工程,加強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高危孕產婦救治中心、高危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進一步推行多學科診療及與醫聯體相適應的一體化服務。
(二)有序推進醫院評審和巡查。落實《河北省醫院評審管理辦法(試行)》,統籌三級和二級醫院評審專家資源。以醫院評審為抓手,啟動實施三級醫院內涵建設提升工程,有序推進三級醫院評審和巡查工作。指導各地規范開展二級醫院評審和巡查工作。開展大型醫院巡查回頭看工作。
(三)持續強化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制發《河北省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強化各級質控組織建設和管理,建立健全質控指標體系,推動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進一步加強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管理,規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開展角膜捐獻、移植管理。推進落實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力爭2018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加強醫療質量監測,啟動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評價工作,加強病案首頁質量控制。加強醫務人員“三基”訓練。
(四)扎實做好血液安全供應保障工作。推動落實無償獻血“三免”及出院即報政策。增強血液供應保障能力,按照國家要求停止互助獻血工作。健全無償獻血長效工作機制,提高千人口獻血率和采血量,力爭千人口獻血率達到12以上。加強臨床輸血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建設。建立完善臨床用血監督、管理和評價制度,促進臨床科學、合理、節約用血。組織開展《獻血法》實施二十周年系列活動。
(五)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推進全省院感質控體系建設,強化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基礎管理及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醫院感染管理的督導檢查。以國家醫院感染信息化試點工作為契機,推進醫療機構院感信息化建設。推動落實《河北省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規范(試行)》,加強醫療廢物源頭分類管理。
(六)進一步推進護理改革發展。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將醫療機構護士人力配備情況與醫院評審、機構校驗等掛鉤,實行一票否決。開展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建設,發展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科護理水平。不斷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到2018年底,實現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
(七)深入推進“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大力推進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到2018年底,實現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全覆蓋。加強與綜治、公安等部門的協調聯動,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安全防范制度體系建設,不斷增強醫療機構安全防范能力。加快推進醫患糾紛調處工作的法制化建設,構建綜合治理長效機制。
四、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和健康扶貧有關工作
圍繞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完善對口支援措施,強化目標管理和考核。推進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進一步擴大救治病種覆蓋面,增加乳腺癌、宮頸癌等病種,規范救治定點醫院管理,落實省級定點醫院單病種付費。穩步推進“先診療后付費”,加大政策宣傳和督導考核力度。進一步完善河北省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政策,實施國家光明扶貧工程。
五、強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使用管理相關工作
(一)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工作。貫徹落實《河北省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省級短缺藥品清單,實施動態管理。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機制,完善監測指標,擴大監測范圍。推動建立省、市兩級急救藥品動態儲備、調劑機制,保障急危重癥患者臨床救治需要。
(二)完善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加強對公立醫療機構執行藥品采購“兩票制”的監督檢查,督促指導公立醫療機構建立信息完備的藥品購銷記錄。強化政府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全過程監管,加大督導和培訓力度,不斷規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行為。進一步做好公立醫院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工作。推動落實《河北省藥品生產配送企業責任約談制度(試行)》,加強對藥品生產配送企業的監管。
(三)加強醫療機構臨床藥事管理。制定全省統一的醫院藥學質控標準,以及藥師、臨床藥師崗位技術規范和標準操作規程。組織開展病歷合理診療評價工作。以抗菌藥物、中藥注射劑、非治療性輔助藥品、營養性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無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長的藥品為重點,強化臨床用藥管理,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水平,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繼續做好全省藥師、藥學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技能培訓工作和麻精毒性藥品使用管理工作。
六、統籌推進其他醫療管理工作
按時高質量完成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醫療業務口相關目標任務。做好傳染病、突發重大事件等醫療救治工作,以及醫師資格考試、禁毒、助殘、征兵體檢等相關工作。組織開展好“醫師節”“護士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