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題介紹我國醫療質量能力提升和管理的有關情況。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在發布會上介紹,我國醫療質量水平持續提升可以用“四升一降”的變化趨勢來呈現。
郭燕紅指出,所謂“四升”:
一是醫療資源供給持續增加。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為81.8億,較2016年增加3.2%,出院人次數約為2.44億,較2016年增加7.5%。
二是部分專科、重點病種和手術診療質量穩中有升。從專科層面看,胸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和神經外科等傳統高風險手術科室中低風險組死亡率分別從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下降的幅度非常明顯。而從重點病種和手術層面看,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出血和腦梗死等16個監測的重點病種和顱腦手術、心臟瓣膜置換術13個重點手術診療質量指標穩中向好,其中,16個病種住院患者死亡率呈持續下降趨勢。
三是臨床合理用藥水平不斷提升。以抗菌藥物為例,我國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下降了11.7個百分點。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了30.5個百分點。細菌耐藥趨勢總體平穩。
四是醫療服務效率有所提升。2017年三級和二級醫院平均住院日分別為9.8天和8.7天,較2016年分別下降0.3天和0.1天,實現5年連續下降。
“一降”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續下降并穩定在較低水平。三級公立綜合醫院住院患者總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實現連續3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