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衛生健康委、兩江新區社發局、高新區公共服務局、萬盛經開區衛生健康局,各委屬(代管)單位:
??? 為保障全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安全、規范、有序應用,合理利用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健全規范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維護人民群眾生殖健康,促進生殖醫學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和《關于印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指導原則(2021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衛生健康委研究制定《重慶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1年9月3日
重慶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
??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涉及醫學、社會、倫理、法律等諸多問題,屬于限制性應用的特殊臨床診療技術。為保障我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安全、規范、有序應用,維護人民群眾生殖健康,促進生殖醫學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關于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相關技術規范、基本標準和倫理原則的通知》《關于印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評審、審核和審批管理程序的通知》《關于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管理的指導意見》《關于規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審批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關于建立查處違法違規應用人來輔助生殖技術長效工作機制的通知》《關于印發輔助生殖技術隨機抽查辦法的通知》《關于落實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相關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和《關于印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指導原則(2021版)的通知》(以下簡稱《指導原則》)等系列文件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重慶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應用規劃》)。
本規劃是調控重慶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設置的指導性文件,規劃范圍為全市區域。
一、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全市獲準籌建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地方性醫療機構10家,人類精子庫1家。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中,開展夫精人工授精、供精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類技術的10家(其中試運行2家,籌建2家),開展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3家(其中正式運行1家,籌建2家)。
(二)服務能力。隨著群眾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市輔助生殖技術機構取得了長足發展,年治療周期呈逐年上升趨勢,機構平均年工作量增長明顯。全市輔助生殖機構的體外受精治療周期數從2014年的6640個周期增加到2018年的21441個周期,增幅達222.91%。
二、需求分析
據有關資料報告,近幾十年來,受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心理行為因素等影響,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3%攀升到現在的12.5%左右,不孕癥患者中約10%-20%適合輔助生殖技術助孕。同時,重慶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其良好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也吸引了四川、貴州、云南等外地不育不孕癥患者前來就診,因此外來人口對我市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也有較大的需求。
三、基本原則
依據《指導原則》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設置規劃需遵循以下原則:
(一)質量安全優先。為保障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質量和安全,嚴防妊娠風險,確保母嬰安全,新籌建開展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當規劃在區域內具有較高婦產等相關專科水平和綜合醫療救治能力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醫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開展生育全程醫療保健服務、具備不孕癥綜合診療手段、應用中醫藥治療不孕不育的醫療機構。
(二)分類指導管理。充分考慮各項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有的工作基礎,以提升服務質量為核心目標,加強分類指導和精細化管理。根據各項技術適用范圍,合理增加開展人工授精技術、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的機構數量,嚴格控制開展植入前胚胎遺傳學篩查診斷技術的機構數量。
(三)合理規劃布局。統籌考慮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分布、人口結構和育齡人口數量、地理交通環境、人口流動等情況,推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納入區域衛生發展整體規劃,提高規劃的科學性、精準性、前瞻性。充分發揮現有服務資源作用,將新籌建開展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優先規劃在服務資源相對不足的地區,推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更加公平可及。
(四)穩妥有序發展。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醫療供需實際出發,合理控制輔助生殖機構規模,堅持公益性,嚴禁商業化和產業化。對新籌建開展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強化準入管理,分年度有計劃審批,合理預留審批空間,避免盲目建設和無序競爭。
四、設置規劃
根據《指導原則》中“人口服務量比值法”測算,到2025年,我市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總數控制在15家以內,人類精子庫總數控制1家。按照分類規劃原則,具體配置數量和要求如下:
(一)夫精人工授精、供精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到2025年,全市設置開展此類技術的醫療機構不超過15家。按《補充規定》要求,申請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和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的機構至少實施夫精人工授精技術或供精人工授精技術滿1年。
(二)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到2025年,全市設置開展此項技術的醫療機構不超過4家。按《補充規定》要求,申請開展此項技術的機構至少實施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滿5年。經批準開展此項技術的機構方可開展植入前胚胎遺傳學篩查技術。
(三)人類精子庫。到2025年,全市設置人類精子庫1家。
(四)軍隊醫療機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規劃由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另行制定,不納入我市《應用規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相關醫療機構要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加強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等法規的宣傳培訓,切實提高管理和技術人員的政策水平和依法依規服務意識,全面提升我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水平。
(二)嚴格規劃實施。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的準入管理,規范申請、評審、審批程序,在規劃范圍內,嚴格控制輔助生殖機構數量。新籌建的輔助生殖機構必須符合《應用規劃》和設置條件要求,經市衛生健康委批準后方可進行籌建。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要按照有關文件和技術規范要求,嚴格掌握適應癥,避免此項技術的濫用。
(三)強化日常監管。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機構日常管理,嚴格落實輔助生殖技術定期校驗和隨機抽查,建立動態退出機制。要監督指導輔助生殖機構加強自我監督檢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規范服務,促進生殖醫學事業健康發展。要加大對輔助生殖技術機構的監督執法力度,督促輔助生殖機構依法執業,嚴厲打擊代孕、非法采供精、非法供卵、濫用性別鑒定技術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