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衛辦醫發〔2020〕36號
各盟市衛生健康委,委直屬各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
??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落實。有關工作進展及時溝通。
??聯 系 人:醫政醫管局? 高赫、寶潔
??聯系電話:0471—6946143、6944743(傳真)
??電子郵箱:nmgyzygc@163.com
?
?
2020年3月24日
內蒙古自治區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工作方案
??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9〕22號)精神,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促進我區老年護理服務發展,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深入貫徹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通過建立健全老年護理服務體系,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培訓和隊伍建設,豐富老年護理服務模式,促進老年護理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逐步滿足我區老年護理服務需求。
二、主要目標
進一步擴大老年護理服務產業規模,加強老年護理服務機構建設,增加老年護理從業人員數量,提高服務能力,推進形成以三級醫院為技術支撐,社區、老年護理服務機構為平臺,居家為基礎保障的老年護理服務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增加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
1.盟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本地區老年護理醫療資源進行調研評估,結合老年人群的數量、疾病譜特點、醫療護理需求等情況,科學制訂老年護理服務體系規劃,統籌整合、合理布局老年護理資源,建立覆蓋老年人群疾病急性期、慢性期、康復期、長期照護期、生命終末期的護理服務體系。
2.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積極推動本地區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等。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護理站、護理中心、康復醫療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等,增加轄區內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需要設置和增加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床位。
(二)增加醫療機構內老年護理服務供給。
3.自治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按照分級診療要求,結合功能定位,根據老年患者疾病特點、自理能力以及多元化護理新需求等,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8號)要求,積極開展老年護理服務需求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按需分類地為老年患者提供專業、適宜、便捷的老年護理服務。
4.各三級醫院主要為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專科護理服務,并承擔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老年護理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任務,發揮幫扶和帶動作用,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三級醫院積極參與。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增加設置老年醫學科,為老年患者提供住院醫療護理服務。護理院、康復醫院、護理中心、康復醫療中心等接續性醫療機構負責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老年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為有需求的老年患者特別是失能老年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多種方式,為老年患者提供疾病預防、醫療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一體化服務。
(三)提高老年護理從業人員服務能力。
5.依托自治區老年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有計劃、分層次地對醫療機構內護士開展針對性培訓,重點加強二級醫院、護理院(站)、護理中心、康復醫院、康復醫療中心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老年護士的培訓,提升其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護理,老年心理護理等老年護理專業技術水平,特別是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能力。發展蒙醫中醫特色護理,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
6.依托自治區護理員培訓基地有計劃開展護理員培訓,提升從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醫療機構按照《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9號)和《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內衛計醫字〔2019〕52號)有關要求,對本機構護理員從事老年護理輔助工作實施管理。自治區護理學會、護理員培訓基地以及有條件的公立醫療機構積極為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及醫養結合等機構醫療護理員培訓提供技術支持。
(四)完善豐富老年護理服務模式。
7.各地將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相關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建設中,充分發揮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的幫扶帶動作用,借助醫療集團、醫共體、專科聯盟等形式,幫助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護理服務,促進形成優質護理資源上下貫通、接續高效的老年護理服務模式。
8.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積極豐富創新多層次、差異化的老年護理服務模式,結合優質護理服務的推進和要求,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和延續性護理服務,將機構護理延伸至社區和居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設立家庭病床、日間護理中心或“呼叫中心”等方式,為失能或高齡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
9.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和醫療機構按照要求積極推進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結合實際合理確定“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優先為失能、高齡或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居家護理等服務。
四、? 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立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其列入議事日程和民心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取得實效。
(二)強化政策保障。要主動協調有關部門,探索建立完善有利于老年護理服務發展的收費、支付等相關保障機制,推進健康服務業、護理服務業以及社會辦醫持續健康發展,妥善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強化政策支撐,推動政策落地。
(三)鼓勵創新分享。對于工作推進中各盟市出臺的有效政策,先進經驗,探索創新的有益做法,要及時總結評估,并在全區進行分享、推廣。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按照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把部分適宜的老年護理服務項目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辦老年護理服務機構承擔。
(四)加強安全監管。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相關醫療機構納入轄區醫療護理質量監測體系。加大對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指導力度,建立專項檢查與第三方評估相結合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對于出現重大老年醫療護理安全事件、社會反映強烈的醫療機構和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按照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公開轄區內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相關醫療機構、人員處罰等信息,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五)加大宣傳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新媒體等宣傳陣地,廣泛宣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老年護理服務的政策。要積極宣傳在老年護理服務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