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咳嗽得厲害只能硬扛,現在‘白衣安達’每月上門給量血壓、針灸,我的老慢支再沒加重過!”
??? “巡診隊給免費做B超、查心電圖,不用出遠門,家門口就能看大夫,真方便!”
??? 2025年4月以來,達茂旗組建10支“馬背醫務室”巡診隊踏遍5844平方公里草原,將醫院“搬”到牧民家門口,讓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草原牧區落地生根。
??? 建設“縣鄉一體、鄉村聯動”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旨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確保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上下聯動、信息暢通,讓原本“各管一攤”的縣鄉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攥指成拳”,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 2023年,包頭市全面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確定土右旗、達茂旗、固陽縣和白云鄂博礦區為試點,圍繞“強基層、補短板、惠民生”核心目標,逐步打破城鄉醫療壁壘;到今年8月,4個試點地區縣域內就診率提升至65%以上,基層門診中醫(蒙醫)就診率同比提升4.97%,醫保基金縣域內使用率平均增長3.49個百分點。
??? 為何要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答案是,真正滿足老百姓“就近看好病”的需求,讓基層群眾更有“醫”靠。
??? 讓群眾更有“醫”靠,需要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發展中增進群眾健康福祉。近年來,包頭市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持續升級,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三級網絡不斷健全,信息化建設更是為醫共體插上“智慧翅膀”,已基本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
??? 讓群眾更有“醫”靠,需要建設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全市9家市級三級醫院與4個地區7家縣級醫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成立21個名醫工作室,累計派出41名醫護人員,開展2322人次門診服務、129例手術……按照大病重病在市級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內解決、日常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的目標,我市各級衛生健康系統努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 讓群眾更有“醫”靠,多渠道提升基層專業人員“供給量”是關鍵一招。基層醫生是老百姓健康“守門人”,基層首診是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線。包頭市持續加強全科醫學臨床和基層實踐教學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基層全科醫生醫療水平與薪酬待遇,讓他們能夠扎根基層、干在基層。
???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還要把先進的健康理念帶到基層,讓人們逐步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包頭市各地組織優質醫療資源到基層開展義診、健康宣教、帶教查房等活動,帶動更多醫務人員走進基層,幫助群眾解決健康問題,將健康知識、健康理念融入群眾生活。
??? 順勢而為,包頭一鼓作氣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從“搭梁架柱”向“實質運行”深化,從“有形覆蓋”向“有效運行”轉變。打破機構間資源壁壘、強化基層服務能力、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強化責任考核,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民生承諾變成實實在在的健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