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 《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1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
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
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的基層衛生運行新機制,根據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衛計委《關于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浙財社〔2017〕63號)精神,結合我區第一輪實施情況,現對我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嚴格落實政府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責任,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逐步建立與服務項目、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相匹配的財政補償方式,發揮財政補償資金的政策引導作用,有效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以投入建機制的原則。按照保障機構有效運行和健康發展、保障醫務人員合理待遇的原則,明確補償渠道,落實補償政策和補償方式,建立專項補助與付費購買相結合、資金補償與服務績效相掛鉤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新機制,建立可持續的財政補償機制,切實發揮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功能。
(二)堅持公平與效率統一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推進購買服務,破解在核定收支、人員待遇、獎勵分配和資金使用績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效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堅持存量調整與增量引導結合的原則。通過存量調整,在明確基本保障專項補助的同時,通過完善服務價格政策,標化工作當量,健全公共財政的增長機制,落實政府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項目定項定額購買服務機制。建立健全財政支付風險保障,增強抵御支付風險能力。
三、主要任務
(一)明確補償渠道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補償機制改革后,建設發展等非經常性支出主要由財政專項安排;日常運行等經常性支出主要通過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由政府或醫保(個人)按標準付費購買。
(二)完善補償方式
1.落實財政專項補助
在合理界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和任務的基礎上,對符合政府規定的建設發展等項目支出,納入財政預算,通過專項補助方式足額安排。財政專項補助主要包括:按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含修繕)、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人員培養培訓經費、基本人員經費、偏遠山區衛生院(巨溪、峰源、泄川、西溪)公用經費(按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每人每年5元安排)。
2.落實人員基本保障
在編在崗職工獎勵性績效、基礎績效獎、應休未休年休假補貼、年度考核獎四項總額為購買服務資金總量,以當量購買形式給予保障,公用經費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行承擔,其他財政全額保障。國家和地方統一規定的離退休、退職和遺屬人員相關費用財政全額保障。經區委編辦批復編外用工控制數內的在職編外用工相關經費,財政按規定標準給予保障。
3.政府購買重大公共衛生等服務
對政府下達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和對口支援任務等指令性工作,根據服務要求、內容、成本及工作量,按定項定額購買的辦法給予補償。
4.醫保(個人)購買基本醫療服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由醫?;鸷突颊邆€人按規定的支付標準付費購買。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正常開展的條件下,積極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開展家庭病床、出診、家庭巡診等醫療服務,應執行醫保制定的社區衛生服務類醫療服務價格?;鶎俞t療衛生機構開展個性化特需醫療服務的,應根據上級有關規定與服務對象簽訂合同,特需醫療服務須經醫保、衛健部門審核備案。
5.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等服務
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部分收費價格補償不足的基本醫療服務,由政府統籌整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和扣除人員培養培訓、基本人員經費后的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作為改革后購買服務可用資金,采取政府付費購買方式給予補償。
政府付費購買以標化工作當量確定的財政付費標準和服務數量為主要依據。政府付費購買采取標準當量法,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年度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總當量、單位標化工作當量財政購買標準,計算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政府購買服務付費金額。區財政局和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基本服務項目標化工作當量標準、財政補償具體辦法、績效評價指標及考核辦法。
(三)加強資金監管
1.規范收支管理?;鶎俞t療衛生機構實施補償機制改革后,對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仍按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管理和核算,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由政府、醫保(個人)付費購買取得的重大公共衛生等服務收入、基本醫療服務收入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等,統一作為業務收入管理并進行明細核算,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籌用于各項醫療衛生支出。
2.建立財政支付風險保障機制。為確保政府購買服務資金運行安全、風險可控、保障持續,建立財政支付風險保障機制,設立風險保障基金,以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具體標準由區財政局與區衛生健康局商定。
3.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圍繞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制定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建設并應用補償機制改革信息化績效考評系統,考核評價結果作為核定政府購買服務付費金額的主要依據。
4.嚴格核查和懲處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財政補助資金等行為。對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財政補助資金的,除責令其立即糾正外,相應核減補助資金,并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四、配套政策
(一)落實財政資金投入
要根據深化醫改總體要求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需要,努力籌措落實財政投入,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確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項補助和購買重大公共衛生、基本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資金足額安排到位。加強改革的風險防控工作,確保財政投入可持續和資金安全有效。
(二)優化收入分配制度
堅持補償機制改革與提升服務能力、人事分配、醫保支付、價格調整等方面的改革統籌推進。區人力社保局、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局要積極完善現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薪酬制度,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要充分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配自主權,強化政府購買服務和內部分配的有效銜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以工作當量和績效考核為主要依據的內部分配制度,充分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
(三)強化績效考核評價
區財政局和區衛生健康局要制定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指標和考核辦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進行考核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核定政府購買服務付費金額的主要依據。配套實施基層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績效考核信息系統建設,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效率,并通過信息化手段構建起管理部門對機構、機構對醫務人員的兩級績效考核體系,實現對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的動態采集、綜合分析和實時監控。各基層醫療機構要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和完善與補償機制改革相適應的考核激勵機制,保護和激發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分管副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的重要意義,切實履行部門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積極穩妥實施改革。
(二)科學開展測算。按照“強化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的總體要求,充分體現醫療衛生服務合理收入和技術勞務價值,結合政府財力等實際情況,扎實做好成本測算的補償標準制定等基礎工作,統籌財力保障改革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三)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補償機制改革工作的目的意義、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的宣傳,充分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推進改革創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管理評估。要加強對改革進展的動態監測和科學評估,及時研究和解決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政策方案,確保改革平穩推進和取得成效。
本實施意見自2023年12月25日起施行,《蓮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蓮政辦發〔2019〕34號)同時廢止。
附件: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附件
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為切實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經研究,決定成立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補償機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組成如下:
組 ?長:孫 ?苗(區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陳菁和(區府辦副主任)
林偉群(區財政局局長)
梁永光(區人力社保局局長)
曾 ?鋒(區衛生健康局局長)
周慧霞(區醫療保障局局長)
成 ?員:林 ?偉(區財政局副局長)
秦藝峰(區人力社保局副局長)
虞海勇(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雷永兵(區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健康局,虞海勇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