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延邊州加快推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4—2026年)》已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延邊州加快推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
實施方案(2024—2026年)
??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已成為提升產業能級、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為切實加快推進我州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醫藥強省建設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吉辦發〔2021〕43號)、《吉林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關于修訂印發〈關于推進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發展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吉藥發〔2022〕2號),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產業強州”戰略,依托延邊特色資源,以加快推進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建設為契機,以“大品種、大項目、大企業和大集聚區”為抓手,全面提升延邊醫藥健康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圍繞全州醫藥健康產業“一帶、兩極、多點推動”的產業布局,形成大企業帶動明顯、骨干企業支撐有力、潛力企業加快發展的階梯式發展格局,做大中藥、化學藥、生物藥,培育朝藥特色產業,做強保健品、醫療器械,推動醫美產業取得新突破。到2026年,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經營規模300億元。
??——壯大一批醫藥健康特色產業園區。力爭將敦化打造成為全產業鏈醫藥名城,將延吉、龍井、圖們醫藥健康產業區域中心加快培育成百億級產業園區。
??——建設一批北方道地藥材規范化生產基地。建設人參、梅花鹿、赤芍等北方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10個以上。
??——研發一批新產品。研制開發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醫食品、醫美產品等新產品40個以上,取得各類生產批件20個以上。
??——培育一批醫藥健康骨干企業。重點培育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企業4家,超億元企業15家。
??——扶持一批醫藥健康大品種。培育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品種1個,超億元品種5個,超5000萬元品種10個。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協同創新,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鼓勵“產學研醫用”協同創新。完善“產學研醫用”創新體系,支持醫藥健康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聯合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應用型技術,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協作攻關,形成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全流程創新產業鏈,集中突破一批關鍵和共性技術。重點推進企業與吉林大學、中科院在長機構、延邊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院所創新發展合作,加快實施一批合作項目,推進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進程。〔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州財政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二)加快產業發展,全面融入醫藥健康產業走廊
??1.推動現代中(朝)藥產業化發展。依托長白山資源優勢,開展中(朝)藥材種質資源及優良品種選育繁育、道地藥材生態種植推廣及配套技術體系研究,探索產地加工與炮制一體化發展,完善標準建設,加快推進中(朝)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加強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從源頭提升道地藥材質量。重點推進人參、梅花鹿、赤芍等十大道地藥材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研究機構推進中(朝)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加強中(朝)醫藥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推進中(朝)醫治未病健康能力提升,開展“企業+臨床驗方”發展,利用獨特的中(朝)醫藥配方,加快大品種培育,鼓勵大品種二次開發和經典名方開發,大力發展以中醫藥為基源,適合辦公室、社區、居家養生的中(朝)藥健康保健產品。深化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布局,推動松針正腦丸、參蒿肝康丸等院內制劑轉化、開發。依托敖東、華康、朝藥藥業、利孚生物等企業,提升中(朝)藥智能化制造水平。2026年產值達到50億元。〔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州農業農村局、州財政局、省藥監局延邊檢查分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2.推動化學藥(原料藥)規模化發展。以化學藥品制劑為核心,引進高端原料藥高效合成技術、藥物中試放大技術、安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等關鍵技術,推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仿制藥制劑和高端綠色原料藥研發及產業化。重點搭建凱萊英連續化反應、酶催化反應、光化學等綠色技術對外合作平臺,支持敖東延吉藥業新藥建設、金派格藥業化藥產業園、萬霖醫藥中間體等重點項目建設。2026年產值達到80億元。〔責任單位:州工信局、州科技局、州發改委、省藥監局延邊檢查分局、州財政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3.推動生物藥集約化發展。積極引進優勢大企業和新藥品種,實施生物醫藥高新技術工程,重點加快干細胞、多肽類、核酸類藥物新產品研發和生產,加快生殖健康類、氨基酸、黃體酮水針劑等項目建設。逐步做大做強生物制藥產業,支持金派格藥業、古特生物、凱萊英、延吉高新區細胞產業園等企業園區集約化發展。2026年產值達到30億元。〔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發改委、省藥監局延邊檢查分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4.推進醫藥保健品精深化發展。發揮我州生態資源稟賦優勢,開發市場容量大、功能確切的保健(特醫)食品、保健用品,推動人參、鹿、林蛙、靈芝等產品的精深加工,重點加快降糖、降脂、降壓及心腦血管養護、免疫增強等領域的產品開發,引進國內外保健品生產企業和項目,打造保健產業知名品牌。重點支持敖東、華康、華瑞、可喜安等企業品牌化發展,支持中冠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2026年產值達到20億元。〔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5.推動醫療器械高端化發展。加快居家體檢、理療、康復類醫療器械產品發展。圍繞老年人保健康復調理和婦幼類領域,瞄準韓國器械產品技術開展國際合作,著力突破關鍵技術,重點推動老年癡呆癥神經酸檢測試劑盒等產品開發,積極引進主流中高端醫療設備,填補技術和產品空白。加快推進敦化恒瑞生物醫療器械生產、可喜安醫療器械產業園、東華原健康小屋等重點項目建設。對首次注冊且在我州轉化生產的第三類醫療器械、國家創新醫療器械,以及對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生產的醫藥健康產品列入《吉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關鍵零部件和重點新材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且符合條件的生產制造企業進行獎勵。對州內首臺(套、批次)產品投保企業,按實際保險費率(最高不超過3%)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貼,補貼數量限定為前3臺(套、批次)。2026年產值達到10億元。〔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州市場監管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6.推動醫美產業精細化發展。利用現代生物等先進技術,加強動植物內在成分功效及應用研究,推動綠色日化品和化妝品新原料的開發與產業化。加快與韓日企業及醫美科研機構合作,積極引進醫美相關機構,大力發展美容美體類、整形類等技術和產品。加快推進延吉醫美小鎮建設,重點培育、扶持具有發展潛力和較強產業帶動效應的上海芯超生物、山東卡森等企業,重點開發水光針、少女針、重組人纖連蛋白等醫美創新產品。2026年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責任單位:州衛健委、州市場監管局、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7.推動醫藥商業信息化發展。推動醫藥物流配送體系和電子商務協調發展,打造區域性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鼓勵藥品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批發零售連鎖經營服務,發展即時零售,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供應鏈物流一體化。發揮互聯網與藥品流通協同聯動優勢,提升醫藥商業信息化建設水平。2026年銷售額達到70億元。〔責任單位:州科技局、省藥監局延邊檢查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商務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8.促進醫藥健康產業與康養、旅游融合發展。立足中(朝)醫藥資源稟賦,將“山、水、林、景”等旅游資源及“一、二、三產業”與中醫藥旅游全面融合,發展以中藥花海游、中醫藥文化體驗游、生態康體療養游、古方膳食養生游、醫療美容游為載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運用傳統中醫藥理念、方法和技術,為老年人提供保養身心、預防疾病、改善體質、診療康復等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建設旅游發展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生產和服務產業。重點推進金江健康養老龍井圣水龍山醫養產業園、延邊萬隆康復中心、安圖木易溪谷康養度假景區等項目。2026年產值達到30億元。〔責任單位:州民政局、州文廣旅局、州工信局、州財政局、州衛健委、州農業農村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三)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培育壯大骨干企業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通過項目帶動、成果獎勵、優惠政策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市場內驅動力。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建產業創新平臺,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提升技術集成能力。對由企業自主研發的中藥、化藥(原料藥)、生物制品,以及自主研發新獲得批準文號且在我省轉化生產、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保健食品,根據類別及在我省轉化的不同階段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州財政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2.培育壯大骨干企業。聚焦用工、融資、生產要素保障等關鍵環節,加快我州骨干龍頭、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支持敖東、華康藥業、凱萊英、可喜安、華瑞參業、東華原等主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多種形式壯大規模。鼓勵醫藥和化工、醫療器械和裝備、中藥材和中成藥、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和流通企業強強聯合,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依托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鼓勵企業繼續引進一批市場潛力品種,豐富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能力。〔責任單位:州工信局、州科技局、州商務局、州財政局、州金融辦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四)突出產業集聚優勢,深化特色園區建設
??加快推進特色園區建設。充分發揮敦化特色醫藥產業集群效應,支持敖東、凱萊英、華康等企業引進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推動圖們江制藥與力克、四環澳康與葵花、延邊朝藥與江中制藥深化合作,打造中醫藥、化學藥、生物藥一體發展的醫藥產業集聚區。依托延邊地區中藥資源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加快推動吉港澳中醫藥健康產業合作區建設;依托凱萊英、金派格等化藥(原料藥)發展優勢,把敦化化工園區建設成醫藥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基地;依托古特生物、金派格工業園、延吉高新區細胞產業園等,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特色園區;依托延吉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加強與韓日合作,支持引進一批國內外先進技術、產品和企業,建成重要的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和產業集群基地;加快推進“延邊中國參谷”、延吉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園、琿春海洋經濟功能食品產業園等保健食品園區建設;依托延吉醫美小鎮建設,抓好上海芯超生物科技、山東卡森細胞、延龍圖醫院等重點項目,促進醫美產業全面發展。〔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商務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五)加強平臺建設,提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類平臺建設。支持藥物專業孵化器建設,完善醫藥健康技術轉移服務、成果轉化等平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工業研究院等醫藥健康領域新型研發機構。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通過項目資助、后補助、股權、債權等多種方式給予引導扶持和合作共建,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有效集聚。重點推進敖東延邊藥業吉林省中藥口服制劑工程研究中心、華康藥業吉林省中藥大品種培育廳地共建科技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衛健委、州財政局〕
??(六)發揮區位優勢,加大精準招商力度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雙鏈長”制,加大項目包裝謀劃,開展以鏈招商、以商招商和技術招商,重點圍繞優勢企業、先進技術、中藥材資源及醫美產業等包裝謀劃一批重點項目,采取“一企一策”,精準招商,引入一批國內外知名頭部藥企和一批重點產業鏈延伸項目。以延吉、敦化等醫藥企業集聚地區為重點,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區域重點企業對接力度。主動參與國內醫藥健康產業招商推進會,圍繞建設敦化化工園區,加快推進凱萊英(微管道)連續反應技術、艾斯特小分子創新藥等優質項目落地。〔責任單位:州工信局、州商務局、州科技局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2.強化對外戰略性合作。聚焦韓日俄等國,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人才培養等多層次、高水平交流與合作,謀劃建立面向東北亞區域的醫藥健康產業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合作平臺。推動中藥材進出口口岸建設,拓寬我州中藥材流通渠道。〔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工信局、州商務局、州外事辦、州衛健委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七)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強化產業智力支撐
??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實施“外引內培”的人才戰略,依托延邊大學、延邊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探索建立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特色產業引導機制,大力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培養更多符合醫藥企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實施產業人才引進計劃,聚焦醫藥產業發展,采用年薪工資、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鼓勵企業引進醫藥健康產業院士、“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積極落實《關于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為D類以上的高層次人才發放延邊“惠才卡”,提供出行、就醫綠色通道和子女擇校等服務。〔責任單位:州人才辦、州人社局、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衛健委及各縣(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州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用,針對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進行統籌規劃,及時了解情況,打通產業發展中的卡點堵點痛點。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作用,定期調度各縣(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做好督促、推進工作。
??(二)強化工作落實。州直各有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實,各縣(市)要夯實主體責任,研究制定加快本縣(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具體推進措施,確定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責任人,確保實施方案各項工作任務抓實抓細,落地見效。
??(三)強化綜合監管。健全監管網絡,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共治監管格局。抓好《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執行,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提升藥品和醫療器械等安全管理水平,加大檢查力度,及時依法查處違法違規企業。
??(四)強化督導考核。各部門、各縣(市)要把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州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牽頭抓總、綜合協調、督促落實的作用,重點強化督導考核工作,每年度向州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報告工作情況,確保各項任務舉措落到實處,各項工作目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