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省衛健委負責解釋。
??? 一、出臺背景及意義
???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廳字〔2023〕3號)精神,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 《實施方案》的出臺,有利于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強縣工程、縣城“雙集中”發展和就地城鎮化的部署要求,以標準化、體系化、數智化為方向,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繁”問題。
??? 二、主要內容
??? 《實施方案》分為四個部分。
???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以“一般病在縣內解決、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為總體目標,以硬件優化提升、人才培養引進、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通過3年努力,實現三方面能力提升:設施設備條件方面,全省63個縣(市)和神農架林區實現三級醫院全覆蓋,鄉鎮衛生院全部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30%達到推薦標準,村衛生室全部達到國家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基本標準、50%達到推薦標準,逐步普及數智化醫療服務;專業人才隊伍方面,鄉鎮衛生院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占比達到10%,鄉村醫生中執業(助理)醫師占比提高到45%左右,每個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大學生村醫;體系運行質效方面,建成全省統一的數智化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帶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運行機制更加高效順暢。
??? 第二部分:加強縣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標準化建設。優化縣域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因地制宜分類配置醫療衛生資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合作、提供差異化服務,從注重機構全覆蓋轉向更加注重服務全覆蓋;優化提升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堅持“填平補齊、適度發展”原則,優化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設備等硬件;建設數智化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建成全省統一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匯聚遠程影像、病理、心電、檢驗等診斷和會診功能,加快人工智能、AI輔助等數字技術在基層診療服務中的配置應用。
??? 第三部分:加強縣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壯大縣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加大力度引進基層緊缺專業人才,持續培養“本土化”人才,選聘200名二級及以上醫院具有高級職稱且符合崗位條件的退休醫生到縣鄉醫療機構擔任首席專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3年內實現在崗衛生技術人員業務培訓全覆蓋;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加強縣域醫療衛生人才一體化配置,推進“縣管鄉用、鄉聘村用”改革政策落地,長期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可定向聘用至相應崗位,每5年動態調整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總量;強化醫護人員收入和待遇保障,積極推動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一類保障”,按照“兩個允許”要求統籌平衡縣域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水平,按照執業資質分類給予鄉村醫生崗位補貼,加強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職工周轉住房保障。
??? 第四部分:完善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機制。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明確醫共體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推進資源共享,加強績效管理,引導資源和患者向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下沉;完善城鄉對口支援幫扶機制。建立健全城市三級醫院分片包縣、二級醫院包鄉、鄉鎮衛生院包村工作機制,城市二級以上醫院每年至少派出3名以上專業技術人才到對口幫扶的縣鄉醫療機構常駐開展幫扶工作;加大鄉村醫療衛生投入,落實市縣兩級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主體責任,新增財力向鄉村醫療衛生領域傾斜。全面建立醫保、醫藥、醫療聯動機制,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建立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機制,逐步擴大基層病種(病組)數量,將相關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支付范圍,市域內鄉鎮衛生院上轉住院患者起付線可累計計算,下轉至鄉鎮衛生院的取消起付線。
???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 下一步,省衛健委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充分依靠地方政府的領導,建立“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壓實主體責任,指導和督促各地統籌推進《實施方案》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