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市疾控中心、市醫療衛生指導中心、市衛生健康大數據與政研中心、市精保所、市婦幼保健院:
??? 為落實2023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基層發〔2023〕20號)部署要求,現就做好我市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力做好經費保障
(一)明確經費使用途徑。2023年,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105元。重點支持對老年人、兒童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繼續統籌經費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疫情防控有關工作。做實做細新冠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按照服務規范提質擴面,優化服務內容。
(二)加強經費管理和使用。各區要嚴格落實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足額落實財政補助經費,對于分配到鄉村兩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要合理明確鄉村兩級分工,采取“先預撥、后結算”的方式,切實落實村衛生室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各區要嚴格執行財政部等五部門印發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22〕31號),加強資金管理,加快資金撥付進度,探索完善以服務結果為導向的資金支付方式,規范經費使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二、明確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2023年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種類和數量總體不變,各區要重點在鞏固做實現有項目,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改善群眾獲得感和感受度上加強工作。
(一)明確年度績效目標。2023年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目標見附件1,各區要明確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度區域績效目標、任務并及時下達。各區要統籌把握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和經費執行進度,定期報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展,加強數據質量控制,確保半年度和年度任務如期順利完成。
(二)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各區要繼續以老年人健康體檢為抓手做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加強上級醫院或醫聯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體檢報告分析和結果反饋,加強后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健康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各區要動態掌握轄區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數,建立并更新臺賬。廣泛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宣傳,充分調動社區、家庭、轄區駐地單位的積極性,動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主動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對于未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健康體檢的老年人,要指導轄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結合其他渠道健康體檢結果做好相應健康管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繼續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對篩查結果異常的老年人,指導其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復查。做實0~6歲兒童健康服務管理和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強化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和咨詢指導、兒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兒童超重和肥胖預防、眼保健和近視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導和干預。強化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健康體檢率。
(三)提升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質量。加強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推動轄區二三級醫院或醫聯體牽頭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上下聯動、分層分級管理機制。對于血壓、血糖控制穩定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對于控制不穩定或不適合在基層診治的,經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明確診斷并通過系統治療穩定后,上級醫療機構要及時將患者轉診至常住地轄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后續的隨訪管理服務。對同時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創新手段積極推進開展多病共管服務,提高健康管理協同服務、融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2023年各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務詳見附件2。
(四)提高電子健康檔案利用效率和質量。各區要進一步推進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臺與區域范圍內醫療衛生機構電子病歷系統及婦幼保健、免疫規劃、慢病管理、地方病防治、老年健康信息等重點公共衛生業務系統的條塊融合和信息共享,逐步提高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臺層級,有條件的區要在區域內建設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臺。各區要加強對電子健康檔案的質量控制,提高信息錄入的時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要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電子健康檔案“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理念,結合實際開展“曬曬我的健康賬戶”“口袋里的健康檔案”等活動,調動居民參與記錄、更新、使用電子健康檔案的積極性。
(五)統籌做好基層疫情防控。當前,新冠疫情流行風險依然存在,季節性傳染病高發,各區要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哨點”作用,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開展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要落實好國家免疫規劃,加強疫苗接種人員培訓,提高基層疫苗接種服務質量,保證適齡兒童及時、全程接種疫苗。繼續按照統一部署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目標人群疫苗接種工作。繼續按照《新冠重點人群管理服務與健康監測指南》,分類分級對重點人群服務落實“六個到位”,把重點人群防護工作做實做細,加強日常管理服務和健康監測,確保對重癥高風險人群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為防重癥發揮基礎性作用。
三、充分發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用
各區要科學測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支持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的重點人群和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簽約服務,落實醫防融合的綜合性服務,并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在開展績效評價后及時撥付相應經費。推進打通電子健康檔案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共享。
四、進一步加強項目績效管理
各區要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科學規范設置績效目標,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評價,加強績效結果應用,確保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發揮績效評價的導向作用,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落實情況以及鄉村醫生補助落實情況、績效目標落實情況、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質量和效果、電子健康檔案利用效率和質量、群眾滿意度等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日常評價和年終評價相結合,探索建立日常績效評價的常態化機制,全面落實將市級復評與區級初評結果的一致性納入績效評價。鞏固線下線上結合開展績效評價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績效評價質量和效率。
五、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各區要加強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日常管理,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等專業機構作用,加強人員培訓及對承擔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督促和指導,持續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養促進。提高宮頸癌、乳腺癌篩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和篩查質量。引導醫療衛生機構統籌提供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電子健康檔案使用等項目服務,提高服務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域信息化建設等工作的協同,為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效率和績效評價質量提供基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績效分配激勵機制,調動承擔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六、持續做好項目宣傳
各區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力度,廣泛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多種途徑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持續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影響力和實施效果,調動群眾接受服務的積極性。鼓勵突出重點,加強對0~6歲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的宣傳和推廣,突出實效,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機構和服務路徑。對推動工作中發現的典型經驗,請及時總結并報送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處。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
2023年9月8日